是我把你蠢哭了吗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3年4月15日 晚上

——[作者] [英]迪安.博内特

第1章 心智操控系统 大脑如何管理身体,又为何常常引起混乱

  1. 直到相当晚近的时期,大脑的功能都非常简单明确,那就是采用任何必要手段保证身体的存活。
  2. 尽管我们演化出了复杂的认知功能,原始大脑的初级功能并未丢失,甚至可以说,反而还变得更加重要了。毕竟,如果分分钟因为忘记进食或是摔下悬崖而死掉的话,拥有语言能力和推理能力也实在没多大意义。
  3. 脑的一大部分工作是执行基本的生理过程、监控人体状态、协调应对问题、清除体内垃圾等,本质上就是维持生命。操控这些基础功能的是脑干和小脑,有时也被称为“爬行脑”,意思就是它们很原始,所做的事情和我们透过时间的迷雾而回溯到爬行动物时没什么两样。与之相反,我们作为现代人所津津乐道的高级能力,像意识、注意、感知、推理等,全都定位在新皮层,即“新的”皮层。
  4. 有报道称,人每天步行3公里可以健脑,但实际上很可能人体的每个部位都能从中获益。我们的骨骼经过演化,变得适应长时间的步行,足、腿、髋以及全身上下都十分适合日常行走。并且还不止是身体结构上的适合,我们就像被程序设定好了似的,走起路来完全不用费脑子想。
  5. 人的内耳中还有前庭系统,是一组内含液体的管道(这里指的是骨管),用来探测身体的平衡和姿势。前庭系统内有足够的空间供液体在重力影响下流动,贯穿其中的神经元能够感知液体的位置和变化,让大脑知道当下人的姿势和所处位置。假如液体在管道顶部,说明我们正上下颠倒,恐怕不是特别舒服,最好尽快纠正。人的运动(走、跑,甚至爬或跳)会产生一套独特的信号。比如双足行走时稳定的上下起伏,风吹过身体时的一般流速和外界压力,还有运动造成体内液体的流动等,都会被本体感觉和前庭系统检测到。
  6. 毒素是坏东西,而当人脑认为体内有毒时,唯一合理的反应就是:激活呕吐反射,迅速吐出毒物。
  7. 影响食欲的并非只有胃神经,起作用的还有激素。
  8. 大脑最拿手的一种本事就是忽略那些变得完全可预期的信号,无论信号本身可能有多么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士兵在交战地带仍然能睡一会儿)。
  9. 人们的饮食起居制度中,习惯占了很大比例。一旦大脑开始预判,身体很快就会随之调整适应。
  10. 实际上,入睡时间和时长取决于人体的昼夜节律,由一套专门的体内机制设定。管理睡眠规律的是脑中的腺体——松果体,它分泌褪黑激素使人放松和困倦,并受光照调节。人眼的视网膜检测到光并把信号传给松果体,松果体接收到的信号越多,释放的褪黑激素就越少(但还是会产生少量激素)。人体内的褪黑激素水平在整个白天逐渐升高,并且随着太阳落山增加得更快,换言之,人体的昼夜节律与日照长短有关。于是,我们通常在清晨醒来,到了夜晚感到困倦。
  11. 而“补觉”实际上没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人的大脑和身体与昼夜节律紧密相连,因此要在预期外的时间强迫自己入睡非常困难(尽管也不是毫无可能)。用几天时间适应新的日照规律可以有效地重置昼夜节律。
  12. 人体的核心体温同样遵循简单的节律变化,在36~37摄氏度之间波动(对于哺乳动物来说这个范围已经相当大了)。下午的体温最高,夜幕降临时开始降低。通常到了上床睡觉那会儿,体温正处于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在睡眠状态中降到最低点。这或许可以说明为什么睡觉时常常要盖毯子:因为入睡后比清醒时体温低。
  13. 下来就进入了REM睡眠,此时大脑的活跃程度不亚于清醒和警觉时。REM睡眠有一个有趣(有时还有点儿可怕)的特征,就是“REM肌肉麻痹”。这是通过运动神经元控制运动的脑功能基本关闭,让躯体无法动弹的现象。
  14. 高度活跃的REM睡眠期可能有多方面的作用,其中之一即与记忆有关。长期以来,有一种假说认为,大脑在REM睡眠期强化、组织和维持记忆。旧记忆和新记忆之间建立起联系;新记忆被激活,从而得到巩固,变得更易提取;很久以前形成的旧记忆受到刺激,从而确保与之相关的联系没有完全丢失,等等。该过程之所以发生在睡眠时,原因很可能在于此时没有外部信息输入大脑,可以避免引起混乱或把事情弄复杂。
  15. 关于REM睡眠还有一种理论,认为它对幼儿格外重要,因为它不仅有助于记忆,支持、强化大脑中的全部神经连接,而且还起到辅助神经发育的作用。这一点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婴幼儿远比成年人睡得多(通常一天超过12小时),并且REM睡眠期的比例更大(在睡眠总时间里约占80%,相反成年人的REM睡眠只占20%左右)。
  16. 另外还有一种理论认为,睡眠对于清除大脑产生的垃圾至关重要。大脑中持续不停地进行着复杂的细胞过程,各种各样的副产物随之产生,这些垃圾必须清理。研究表明,垃圾清除的速率在睡眠期间比较高。
  17. 不管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总之大脑要功能正常就离不开睡眠。被剥夺睡眠,尤其是REM睡眠的人,很快会在认知、注意、解决问题的技能等方面表现出严重衰退,应激水平升高,情绪低落、易怒,完成任务的表现全面退步。
  18. 或逃反应发起于脑。来自感官的信号到达脑,进入大脑的中心枢纽丘脑。如果把脑比作一座城市,那么丘脑就相当于总站,各式人等先到达此处,再被送往该去的地方。丘脑连接了大脑皮层处理意识的较高级脑区以及中脑和脑干等更为初级的“爬行脑”部分,因此非常重要。
  19. 除了大脑皮层,感觉信息还会传到另一个专门处理强烈情绪——尤其是恐惧——的脑区:杏仁核。杏仁核的做法十分直白,感觉到有什么东西不太对就直接亮起红灯,反应速度远远快过大脑皮层进行复杂分析所达到的速度。这就是为什么令人惊恐的感觉,比如气球突然爆炸,会瞬间引起人的恐惧反应,之后你才会意识到只是虚惊一场。
  20. 外周神经系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躯体神经系统,又名随意神经系统,它连接脑和骨骼肌,使机体能够在意识控制下运动;另一部分是自主神经系统,掌管所有不受意识控制、保持机能的过程,主要与内脏器官相连。
  21. 交感神经系统常被称作“战或逃反应系统”,因为身体为了应对威胁所用的各种反应都由它引起。交感神经系统使瞳孔放大,确保有更多的光线进入眼睛,好让我们看清楚危险;它增加心率,同时调动外周和不太重要的器官、系统向肌肉输送血液(包括消化和唾液分泌,所以人在惊恐时会口干),来确保身体有尽可能充足的能量用于逃跑或战斗(于是就感到全身紧绷)。

第2章 记忆天赋(保存收据) 人类的记忆系统及其古怪之处

  1. 可是,假如有一台电脑会自行决定储存的信息当中有一些比另一些更重要,至于原因则一直没搞清楚。或者,这台电脑归档信息的方式毫无逻辑,你只能在随机的驱动盘和文件夹里费力搜寻最重要的基础数据。又或者,它总是冷不丁地自作主张把那些比较私密又令人尴尬的文件夹打开,比如存了全套爱心熊同人色情小说的文件夹。再或者,这台电脑觉得它不太喜欢你存进去的某些信息,后来就擅自替你把信息改掉了。人脑就会对记忆干出以上所有事情,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干。

  2. 大多数人最熟悉的记忆分类方法是区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两者区别明显,但又相互关联。它们的名称很恰当:短期记忆最多持续一分钟左右;长期记忆能够与你相伴终生,实际上也的确如此。有人把回想起一天前或几小时前的事称为“短期记忆”,那是错的,它们都是长期记忆。

  3. 短期记忆维持时间不长,但负责对实时的信息做有意识的操作,也就是我们当前正在想的事。我们之所以能够思考,是因为信息就在短期记忆中;这就是短期记忆的功能。长期记忆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辅助我们思考,但真正进行思考的是短期记忆。(因此有些神经科学家更喜欢说“工作记忆”,它实际上是短期记忆再加一点额外的处理,后面我们会说到。)

  4.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短期记忆的容量非常小。目前的研究结论认为,短期记忆的平均容量是一次最多4样“东西”。假如要背一组单词,那么人只能记住其中的4个。

  5. 短期记忆并没有“实体”基础;短期记忆储存在神经元的特定活动模式中。

  6. 在相关的特定区域,比如额叶的背侧前额叶皮层,神经元的活动就构成了短期记忆的基础。通过扫描脑部可知,很多精密复杂的“思考”都发生在额叶区。

  7. 短期记忆用来快速处理和操作信息,而在源源不断的信息流中,不重要的会被忽略,然后很快被覆盖或消失。

  8. 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相连,因而长期记忆分担了很多压力。

  9. 信息有多种途径可以变成长期记忆。在意识层面,我们可以靠背诵让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比如反复默念某个重要的电话号码。反复的必要性在于,与短期记忆短暂的电活动模式不同,长期记忆基于神经元之间的新连接,而建立连接的基础是突触,重复想要记住的事情能够刺激突触的形成。

  10. 突触被看成是脑中真正“记住”信息的地方。和硬盘里特定的一串0和1代表某个文件一样,特定区域的一群突触代表了某段记忆,当它们被激活时,我们就有了一段“回忆”。所以,突触就是记忆的实体形式。就像我们可以从纸上的墨迹中读出具有含义的字词一样,当某个或某一群突触变得活跃时,大脑就解读出了一段记忆。

    通过形成新突触新建长期记忆的方式叫作“编码”,即记忆在脑中储存的过程。

  11. 大脑有相当快的编码速度,但开始编码前会需要一点时间,所以短期记忆要先靠不那么持久却更为迅速的活动模式来储存信息。短期记忆并不形成新的突触,只是触发一些多功能的突触。利用复述信息的方式可以使短期记忆保持足够长时间的“活跃”,让长期记忆有时间编码。

  12. 海马。海马是极其活跃的脑区,不停地把源源不断的感觉信息编入“个体”的记忆。从大量实验证据来看,海马区就是实际编码记忆的地方。

  13. 海马编制的新记忆被“后面”不断形成的更新的记忆慢慢推进大脑皮质。完成编码的记忆逐渐加强加固的过程叫作记忆的“巩固”。因此,靠短期记忆不断重复直至记住并非制造新的长期记忆时不可或缺的一步,但它通常可以作为一种好方法来确保一段特别编排的信息能够被编码。

  14. 有些记忆容易提取,因为它们更突出(更醒目,更有意义,更强烈)

  15. 除了事件本身,同时回忆起来的还有当时的情绪、想法和感觉。所有一切在大脑中与特定记忆间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关联,意味着前面说的巩固过程为这段记忆附加了更重大的意义,添加了更多连接,让它变得更加容易提取。相反,那些没有重要连接、孤零零的记忆就没能得到充分的巩固,因而也就难以提取。

  16. 学习时形成的记忆往往涉及当时的情境,因此置身于原来的环境可以有效地“激活”一部分记忆,让记忆变得更容易提取,就像拼词游戏里给出了几个字母作为提示。

  17. 人脑有很多制造短期记忆的策略,其中之一就是在得到大量细节的同时,记忆系统会倾向于着重注意听到的第一条和最后一条信息(分别称为“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所以,通常做介绍时,如果名字是我们听到的第一条信息的话(往往确实如此),就很可能让人印象深刻。

  18. 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还有一个尚未提到的差别,那就是它们对处理的信息类型有完全不同的偏好。短期记忆多是听觉型的,专注于处理字词和特定声音形式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有内心独白,并用语句而不是像放电影那样以一串画面进行思考。

  19. 与此相反,长期记忆则倚重于视觉和语意(也就是字词的意思,而不是字词的读音)。因此,比起没有一定之规的听觉刺激(比方说一个陌生的名字),更丰富的视觉刺激(好比说人脸)就更有可能被长期记住。

  20. 原因或许是,酒使人快乐。酒会引起脑中负责奖赏和愉悦的区域(详见第8章)释放多巴胺,从而引发奇异而欣快的陶醉感,让社交场上的饮酒者十分开心。

  21. 咖啡因对大脑有影响,会产生特定的内部状态,有助于触发记忆,而大量学生在考前临时抱佛脚时靠咖啡因通宵达旦,所以假如你们参加考试时也接受过量咖啡因的刺激,那么或许可以帮助你想起笔记上一些非常重要的内容。

  22. 人的记忆并不是像书页那样的静态内容或记录,而是经常会有改动或调整,以迎合大脑根据我们的需求所做出的判断(尽管很可能是错误的)。令人惊讶的是,记忆有很强的可塑性(也就是灵活可变不死板),能以各种方式被改变、抑制或曲解,即所谓的 “记忆偏差”。而记忆偏差往往受到“自我”的驱动。

  23. 记忆偏差(或者说偏误)多种多样,其中一些实际上看不出是自我中心,但也有相当大一部分确实表现如此,尤其有一种就叫作“自我中心偏误”,指的是大脑会改动或调整记忆,然后以一种让我们看上去更好的方式来展示事件。例如,人们在回忆参与过的集体讨论时,往往会高估自己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认为自己对最终决定产生了不可或缺的重大影响。

  24. 最后一点非常关键:我们真心相信自己记忆里的版本是诚实而准确的。为了让自己的形象更讨喜而对记忆做出的调整和修改,多半完全是下意识的。

  25. 还有一些记忆偏差也会被认为是自我中心。有一种“支持选择偏误”,是指在必须从几个选项中做出选择时,即使当时的选择并非最佳,人们也会记成自己做出了最佳选择。实际上,可能各个选项从优点和潜在收益上来看都相差无几,但大脑却会改变人的记忆,淡化那些未选选项的重要性,同时夸大所选选项,让你感觉自己非常明智,哪怕一切实际上都完全是随机的。

  26. 有一种“自我生成效应”说的是人更容易回想起自己说过的话,而相对不容易记起别人所说的话。

  27. 再来看“衰退影响偏差”:负面事件带来的情绪化记忆要比正面事件引发的情绪化记忆衰退得更快。对于事件的记忆仍然完整,但其中情绪化的部分会随着时间褪色。而通常来说,不愉快的情绪似乎要比愉快的情绪消散得更快。显然大脑喜欢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愉快经历,而不愿抱守那些“最好被替代”的东西。

  28. 可是人脑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首先,人需要做出很多决策,如果在做决策时多少有一些信心就会轻松很多。大脑构建出一个关于世界运转的模型来让自己探索世界,它需要对模型的精确度充满自信。假如每做一个必须做的选择都需要对各种可能的后果进行一番权衡,那将极其浪费时间。而如果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自然会变得容易许多。

    其次,我们的全部记忆都来自个人的、主观的视角。做判断时,我们只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可供参考,结果就导致与自己观点“相符”的判断在记忆中远远优先于那些不符的,即便它们并不完全正确,也会在记忆中得到保护和加强。

    此外,自我价值感和成就感对于人类维持正常功能来说不可或缺。如果失去自我价值感(比方说抑郁症发作时),人会由衷地感到衰弱。而即便在功能正常时,人脑也更倾向于陷入对负面结果的担忧。

  29. 一个人想要正常运转,拥有一定的自信和自我十分重要,哪怕这种自信是通过操纵记忆人为产生的。

  30. 如此复杂难懂、前后不一、脆弱易伤的一套系统究竟能发挥什么作用?很简单,大多数时候,它的确管用。它依然值得惊叹,其容量和适应力甚至可以让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脸红。它固有的灵活性和奇特的组织结构毕竟演化了数百万年,所以我还能苛责什么呢?人类的记忆并不完美,但已经足够好。

第3章 恐惧:没什么好害怕的 大脑千方百计地让我们感到害怕

  1. 人脑会预设各种潜在的威胁。如果说人类精巧的智力有什么缺点的话,那么其中之一就是可以称之为“威胁”的东西随处可见。

  2. 说来讽刺,把阴谋论和迷信联系起来的正是两者都有在(通常并无关联的)事物间看到关联的倾向。事实上,像这种在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关系的事物间发现关联的体验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数据真理妄想(apophenia)。打个比方,某天你无意中把内裤外穿了,晚些时候买刮刮卡时又中了个小奖,从此以后,你总是会特地外穿内裤去买刮刮卡。

  3. 数据真理妄想。究其本质,任何阴谋论或迷信,归根结底都是在无关的事件间建立起富含意义的关联。

  4. 大脑把重要信息从次要信息中挑选出来的一大办法是识别和关注特定的规律或模式。

  5. 寻找规律的倾向有一个显著后果(也或许是原因),就是大脑确实不善于处理随机性。大脑似乎难以理解有些事情会无缘无故地随机发生。

  6. 知道触发恐惧的东西没什么危险无济于事,恐惧无疑超越了意识层面,而这才是恐惧症那么棘手和顽固的原因。

  7. 一方面大脑有预测和担忧负面影响的倾向,另一方面大脑又对社会认可和赞许有强烈需求,两者结合起来便产生了社交焦虑。

  8. 无数类似的情形让大脑设想出种种引得他人不快或恼火、会收到负面评价、引起尴尬的可能性。归结起来就表现为焦虑——担心在众人面前出错。

  9. 项研究则发现,发展为焦虑障碍的可能性与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其中的逻辑关系是这样的:父母批评过度,会让孩子总怕自己做错了什么而惹恼尊敬的权威,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举动;而若家长保护过度,则会让孩子一丁点儿负面反馈也接触不到,因此长大离开父母的庇佑后,自己做的事一旦引起了负面的结果,就容易因为不适应而反应过度,比如难以应对后果,并且极有可能害怕同样的事情再度发生。甚至小时候被反复灌输陌生人有危险的观点,都或许会令人长大后对陌生人过分紧张。

  10. 现有证据表明,社交焦虑和社交恐惧症是最常见的恐惧症。这倒也不足为奇,因为多疑的大脑常让我们害怕一些并无危险性的东西,而我们又需要他人的肯定,两者碰到一起,结果就使我们过度恐惧因自身能力欠缺而招致他人的负面反馈

  11. 种种情景中,奖赏系统认识到危险突然消失,因此无论你做了什么去终止危险,至关重要的都是你下次一定要这么做。就这样,强烈的奖赏反应被触发。大多数情况下,像进食和性交都只是在短期内提高生存质量的事,可现在,你避免了死亡!意义非同小可!战或逃反应激发的肾上腺素充斥全身,让人感觉一切都增强和提升了。惊惧之后的快感和轻松成为一种强烈的刺激,远比其他大多数事情更强烈。

  12. 高度的警觉、强烈的快感和鲜明的记忆组合在一起,意味着遭遇某些恐怖经历会让人前所未有地体验到“活着”的感觉。当其他经历相比之下都显得单调乏味时,寻求类似的“高潮”自然就构成了强烈的动机。就好像对于一个喝惯了双份意式浓缩咖啡的人而言,多加奶的拿铁根本无法满足他。

  13. 批评的力量可能源自激素皮质醇的作用。大脑在应对应激事件时释放皮质醇,这种激素是触发战或逃反应的化学物质之一,并且被普遍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持续压力会带来各种问题。皮质醇的分泌主要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轴)控制。HPA轴涉及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调节激素的系统)之间复杂的联系,脑和身体通过它来协调一般的应激反应。

  14. 人最显著的“目标”就是自我保护。因此,当你的目标是活下去,而有可能构成妨碍、让你活不下去的东西出现后,HPA轴就会启动应激反应

  15. 然而,人是复杂的动物,表现之一就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倚赖他人的看法和反馈。按照社交自我保护理论的描述,保护自己的社交地位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动机(即人总是想要继续受到那些认可自己价值的人的喜欢)。于是就有了社会评价方面的威胁。特别是当有什么威胁到一个人业已取得的社会地位或形象,扰乱了“受人喜爱”的目标时,HPA轴就会被激活,开始在体内分泌皮质醇。

  16. 我们知道战或逃反应会加强人的注意力,让记忆更加鲜明持久。而在我们受到批评时,分泌的皮质醇以及其他激素可能也会不同程度地导致相同情况的发生,让我们经历实实在在的身体反应、变得敏感,且相关记忆得到增强。

  17. 获得赞扬之类的好事也会引起神经系统的反应,通过催产素(oxytocin)让我们感到愉悦,但是催产素起作用的方式没那么强烈,并且较为短暂。化学特性决定了催产素在大约五分钟内就会被排出血液循环;相反,皮质醇可以持续作用超过一小时,有时甚至长达两小时,其效应远比催产素更持久。愉悦信号如此短暂,似乎显得有点儿天性严酷;然而,就像后面我们会说到的,长时期带来强烈愉悦感受的东西往往会使人崩溃。

  18. 确认偏误(confirmation bias):人们紧盯自己想要看到的东西,忽略其他不相干的信息。

我们的大脑确实只会根据我们所知道的情况做出判断,而我们所知道的又都是基于自身的结论和经验,因此往往会基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去评判他人的行为。
  1. 大脑有一套精确的系统来识别潜在的危险并做出反应,一度帮助人类在荒野长时间地存活下来,最终成为如今这般经验老到的文明物种。但这套系统并非没有缺点。复杂的智力让我们不仅能够识别危险,还能预料和想象危险。要威胁或吓唬一个人的方法太多了,总能使其大脑产生神经的、心理的或社会的反应。

第4章 是不是觉得自己很聪明呢 搞不懂的智力问题

  1. 一个人的工作记忆容量是影响其整体智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归根结底,如果工作记忆任务的得分高,那么很有可能各类智商测试的得分也高。这在逻辑上也可以讲得通:智力涉及尽可能高效地获取、保存和运用信息,而智商测试的设计正是为了对此进行衡量;但这些过程基本上都靠工作记忆。

  2. 晶态智力是一个人积累的知识,而液态智力则是如何运用知识处理有待解决的陌生事物的能力。

    可以说液态智力是g因素和工作记忆的另一种变形,是对信息的操纵和处理。而晶态智力则越来越被看作是一套独立系统,并且大脑活动也证实了这一点。有一个颇为明显的事实就是,液态智力随着人的衰老而衰退,一个80岁的人在液态智力测试上的表现比不上过去30岁或50岁时的状态。神经解剖学的研究(以及无数尸检结果)表明,大脑中被认为负责液态智力的前额叶,随年纪增长而萎缩的程度相比其他脑区更加明显。

    相反,晶态智力在人的一生中都保持稳定。

  3. 晶态智力由弥散分布在整个大脑的长期记忆来维持,而强韧的长期记忆往往足以承受时间的侵蚀。前额叶皮质是一个非常耗能的脑区,为了支撑液态智力需要长期保持活跃的状态,参与不断动态变化的活动,因此比较容易逐渐损耗(高强度的神经活动会产生大量废弃物,比如对细胞有害的自由基等)。

  4. 在很多领域,一些颇有建树的高成就者尽管实力已经得到切实的证明,可他们总是看低自己的能力和成就。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因素很多。

  5. 基本上,我们依赖他人作为信息源并支持自己的观点、信仰或自我价值,第7章我们讨论社会心理学时还会进一步说明。而这里要说的是,貌似一个人越是自信,他就显得越有说服力,从而愿意相信他的人就越多。

  6. 越是聪明的人,对自己的观点不太自信的可能性越高,越容易给人留下不那么自信的印象,因而不被信任的概率也就越高。

  7. 我们的大脑只有自身经验可以借鉴,而我们的基本假设是人人都和自己一样。所以假如自己是个傻瓜的话,就会……

  8. 大脑的活跃程度和噪音一样,都是因为要费力做些什么而产生的,越高效则越轻松。有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涉及智力的脑区(前额叶皮质、顶叶等)相互间联系的强弱程度才是对智力影响最大的因素。交流越顺畅、相互作用越强,处理速度就越快,制定决策和完成计算所需要花费的力气也就越少。

  9. 两个脑区之间的白质连接越强,协同两者完成所负责的任务时需要耗费的能量就越少,也就越难用扫描仪看出来。

  10. 那么这对于想让自己变聪明的我们有何启示呢?教育和学习是显而易见的答案。主动接触更多知识、信息和概念意味着记住的每样东西都会积极增强你的晶态智力,而经常运用液态智力设想如何应对各种局面会让你在事情真正发生时游刃有余。这可不是逃避现实,学习新东西、练习新技能会给大脑带来结构上的改变。大脑本身是具有可塑性的器官,它可以,也的确会根据需要而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我们在第二章中曾说过,神经元在编码一段新记忆时会形成新突触,而这种过程在整个大脑中时时处处都在发生。

  11. 表明,学习新技能、新本领确实可以增强白质,会增厚包裹在相关神经纤维外周的髓鞘(髓鞘由支持神经元功能的细胞组成,它们裹住神经元轴突,起到调节信号传递速度和效率的作用)。反正从技术上来讲,确实是有一些方法能够提升脑力。

  12. 上面提到的方法全都费时又费力,而且收益也相当有限。复杂的大脑要负责的功能实在太多了,因此提升一个领域的能力通常并不意味着其他方面也同时提高。音乐家可能在如何识谱、听提示音、剖析音乐风格等方面有充分的专业知识,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同样擅长数学或语言。我们很难提高一般智力、液态智力的水平,因为那是由许多脑区及其相互连接所产生的,想要用特定的任务或有限的方法予以“加强”格外困难。

  13. 一方面,大脑终其一生保持着一定的可塑性;另一方面,脑的结构和排列又相对“固定”。长条的白质神经束在发育尚未完成的生命早期就为将来排布好了通路。等我们长到二十多岁时,大脑基本发育完全,此后开始微调。至少目前的认识是这样的。现在研究者们普遍认为,成年人的液态智力已“定型”,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和抚育阶段的发育因素(包括父母的态度、我们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接受的教育等)。

  14. 我们的智力确实能够提高,只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付出长期的努力,而且还不能只做已经擅长或学会的事情。当我们已经很擅长做某件事后,大脑会在此事上效率很高,基本上意识不到自己在做事。而如果大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它就不会有所调整或做出反应,于是就出现了自我限制效应。

  15. 智力本身的遗传程度相当高。托马斯·布沙尔(Thomas J. Bouchard)在总结已有证据所写的综述中指出,成年人智力的遗传率有0.85,而有意思的是,儿童时期智力的遗传率只有0.45

  16. 一般智力的水平高低基本上由基因和抚养所决定,但倘若你有意愿改变它,那它或许也有可能增强。

    研究智力如同尝试用棉花糖代替羊毛编织一件没有参考纸样的毛衣。所以说,只要敢尝试就已经相当了不起啦!

第5章 看到眼前这一章了吗 大脑观察系统的混乱性能

  1. 听觉和触觉本质上是相通的,很多人不知道这一点。
  2. 所以也可以说,老年听觉衰退既是生物学问题,又是物理学问题。
  3. 大脑或许是唯一没有痛觉受体的器官,因为它负责的是接收和处理痛觉信号。

第6章 人格:棘手的概念 复杂难懂的人格特征

  1. 愤怒究竟是什么?它是一种情绪上和生理上的唤起状态,通常出现在某种界限遭到侵犯时。

  2. 愤怒让人在潜意识里对可能吃亏的情况迅速做出反应,有助于取得均衡、确保自身不受损害。

  3. 人脑在现代社会依然使用原始的威胁检测系统来导航,把同事老是学你的丑态而害你被大伙儿笑话看作是一种“威胁”。尽管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性伤害,但你的尊严和社会地位受到了威胁。结果,你发怒了。

  4. 类似地,研究还显示,愤怒会让人以更乐观的方式思考,不是去害怕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而是鼓励人们去设想各种需要应对的情形(哪怕想错了),从而把各种威胁减小到最低程度。

  5. 研究还表明,明显的愤怒在谈判中很有用,即使双方都怒气冲冲的,却能说明达到目标的动机更强,对结果更乐观,也隐含着说话更诚实的意味。

  6. 这就是心理上的“转移”。大脑积累了愤怒,但却没有出口,为了释放压力,在遇到第一个有望发泄的目标时就把愤怒转移了方向。而那个无意间打开了怒气闸门的人可就不好受了。

  7. 人类的大脑不喜欢模糊和不确定,会为此感到痛苦。于是,尽管没有社会准则上的暴力或者侵犯,对方还是遭到了报复。

被动攻击法之所以奏效,是因为人类非常擅长识别他人有没有在生气。一颗正常的大脑会从肢体语言、表情、音调、举着生锈的大砍刀一边叫一边追的动作等各种细微的线索推断出愤怒的情绪。这种能力很重要,我们不喜欢别人发怒,因为那意味着一种潜在的威胁或是伤害性举动。当然看到别人发怒也说明对方已经受到了某种侵犯。

  1. 另一点务必记住的是,感到愤怒和对愤怒的回应不是一码事。愤怒的感觉可以说每个人都一样,但对愤怒做出何等反应则因人而异,这也是人格类型的指标之一。

  2. 1988年,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和瑞安(Ryan)提出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描述了不存在任何外在影响、纯粹出于自身的内在动机。该理论主张,人有满足三大需求的动机,分别是自主性(autonomy,即对事物的掌控)、胜任力(competency,即擅长于某些事)和归属感(relatedness,即因为所做的事而受到认可)。

  3. 结论显而易见,奖励实际上会降低完成任务的动机,相反,给人更多掌握感或自主性则能增强动机。

  4. 这项研究提出了现在所说的“蔡氏效应(Zeigarnik effect)”:大脑很不喜欢未完成状态。电视节目那么喜欢设置吊胃口的环节也是同样的道理,未完待续的故事会吸引观众看到最后,只为终结不确定感

第7章 抱团 他人对大脑的影响

  1. 事实上,人脑有很大一部分是专门用来和他人交流并为交流所塑造的,而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受他人影响程度之大简直惊人。

  2. 表情的重要性在于,它很容易传达愤怒、开心、害怕或是其他情绪,各种相应的表情在人际交流中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3. 研究显示,人在读取表情时,脑中的杏仁核十分活跃,掌管自身情绪加工的杏仁核似乎也是识别他人情绪不可缺少的部分。读取表情还与边缘系统深处负责处理特定情绪的其他脑区(例如处理厌恶的壳核)有关。

  4. 不幸的是,大脑对于读取面部太敏感了,因此我们常常能看出诚实与礼貌正在天人交战(咬紧牙关保持微笑)。好在社会也认为指出别人的心口不一是不礼貌的,于是我们得以维持一种有张力的平衡。

  5. 这便是得寸进尺法:先答应一个小要求,那会让你更愿意答应大要求,提出要求的人从而得寸进尺。

  6. 此外,还有虚报低价的“低球法”(low-ball),与得寸进尺法类似,也是先让人答应一个要求,最后实现的却是其他的结果。

    具体说来,低球法先让你答应某个要求(比如付多少钱、花多少时间、写篇多少字的文章等),随后对方突然把先前的要求拔高。出乎意料的是,尽管恼怒不满,大多数人还是会答应升级的要求。真要计较起来,当然是有充分理由拒绝的,毕竟是对方为了个人利益破坏合约。可是人们一般都会顺从突然增加的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

  7. 有关低球法的很多研究都表明,自愿、主动地同意协议,对更改要求后还能遵守承诺而言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8. 给别人留下好印象是大脑一直在做的事!

  9. 那么,这和操纵别人有什么关系呢?这么说吧,大脑似乎做好了取悦他人的准备。而所有的依从技巧可以说都是利用了人们想在他人面前显得积极正面的心理。这种需求根深蒂固,于是被人加以利用。

    假如你同意了一个请求,那么拒绝另一个类似的请求就很可能让人失望,有损他人对你的印象,于是得寸进尺法奏效;假如你回绝了一个大要求,担心对方会因此不喜欢你,就准备答应一个小要求作为“弥补”,于是拒之门外法奏效;假如你已经答应做什么或付出什么,然后要求突然提高,收回承诺同样会让人失望,有损形象,于是低球法奏效。这还不都是因为想要别人对我们有个好印象,并且这种愿望无比强烈,逼得我们无法做出更好的或更理性的判断嘛。

  10. 另外涉及的互惠原则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现象(就目前所知),别人对我们好,我们也对别人好,并且不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利益。假如拒绝了别人的要求,而对方又提出一个小要求,我们就会感到对方做了对我们表达善意的事,因而愿意不成比例地施以回报。这种倾向被认为是拒之门外法奏效的原理:大脑把“提出一个比之前小的要求”看作是对方帮了自己一个忙——大脑果然是个傻瓜。

  11. 严格说来,你的身体并没有受到任何实质性的伤害,没有破碎,没有感染恶性病毒。一切只不过是你不得不接受自己再也见不到某个曾经密切交往之人的现实。仅此而已。可那为什么还会让人接连好几个星期、好几个月黯然神伤,严重的甚至就此一蹶不振呢?

原因在于他人对我们大脑的健康(因而也就对我们身体的健康)影响至深,而在这一点上很少有比恋爱关系体现得更为明显的了。
  1. 大脑渐渐习以为常的积极感受突然间全部消失,对未来的计划和对世界的期待突然间统统过期。对于一个我们已经反复证实无法应对不确定性的器官来说,这真是让它痛苦万分。

  2. 大脑对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付出了太多,一旦关系轰然断裂,大脑势必承受巨大的痛苦。“分手是一件很难的事”⑫还说轻了呢!

  3. 这种现象有个科学名称,叫作“规范性社会影响(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指的是仅仅因为你从属的群体不赞同,你的大脑就放弃了它试图形成的结论或意见。而令人揪心的是,我们的大脑实在是经常把“被喜欢”看得比“正确”更重要。

  4. 当真假界限更暧昧时,他人的确可以影响到我们的思维过程。

这就是信息性社会影响(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指大脑在解决不确定情况时把他人看作可靠的信息来源(哪怕是错误的)。
  1. 大脑在遇到不确定的情况时喜欢把他人当作可信赖的消息参考。人类大脑演化了数百万年,人类同伴存在的历史可比搜索引擎长多了

  2.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的现象,即人们在周围有其他人时不太可能出手干预或提供帮助。倒不(总)是出于自私或懦弱,而是因为我们在不确定该怎么做时会参照其他人来决定自己如何采取行动。需要得到帮助的地方有足够多的人,可是在场的其他人让旁观者效应便构成了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碍。

  3. 这种现象称为“群体极化”,即人们在群体中表达的观点最终比其个人观点更加极端

  4. 愤怒的乌合之众最适合创造此类环境气氛,而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所经历的过程叫作“去个体化(deindividuation)”,也就是“暴徒心态”的科学名称。

    去个体化让人失去克制冲动和进行理性思考的正常能力,变得善于捕捉周围人的情绪状态并一触即发,而对一贯在意的他人评价却开始满不在乎起来。一旦它们结合起来,乌合之众就会做出极具破坏性的行为

  5. 由此得出的共识是,人们愿意服从合法的权威人士,也就是那些看起来在提出要求之后能对后果负责的人。

  6. 两个都体验到不舒服的人可以很好地相互移情,正确识别出对方情绪和感受的强烈程度;但是,若一方感受到愉悦而另一方忍受着痛苦,感受愉悦的人就会严重低估对方的痛苦。所以,生活越是安逸富足的人,越难理解境况不佳者的需求和困境。但是,只要我们不去做蠢事,诸如让最骄纵的人去治理国家,应该就是安全的。

  7. 可见,尽管我们的大脑有群居、友好的意愿,但它太在乎维护认同感和保持内心的平静了,若有什么人或事对此造成威胁,它宁愿让我们做出不公正的对待。真讨厌啊!

第8章 当大脑崩溃 心理健康问题是怎么产生的

  1. 好了,我们目前对人类大脑已经有了哪些认识?它干扰我们的记忆,欣然接受不良影响,对无害的事物大惊小怪,故意在我们的饮食、睡眠和运动上做手脚,欺骗我们相信自己很聪明,我们感知到的信息有半数是它编造的内容,感性起来就让我们做不理性的事,使我们一下子就交上朋友并在瞬间点燃激情……

    全是糟心事。更糟的是,以上种种还都是大脑在正常运作时干出来的呢!

  2. 抑郁是一种真正的病症,确实会使人衰弱,而情绪“有点儿沮丧”却不是。程度严重时,抑郁发作的人最终会把结束生命视为唯一可以终结抑郁的选择。

    人当然终究免不了一死。但知道是一回事,亲身体验是另一回事。我们“知道”被枪打中会疼,但并不等于我们明白被击中是什么感觉

  3. 我们之前探讨过大脑的自我中心偏误——大脑让我们关注那些使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的事物并把相反的忽视掉。抑郁症则倒过来:积极的事被忽视或看轻,消极的事则被全盘接受。结果就是,一旦出现抑郁,就很难从中摆脱。

  4. 抑郁症的一大问题,或许是唯一的问题,是它阻碍人“正常地”开展行为和思考。抑郁症患者想问题的方式与不抑郁的人是不一样的,就像溺水的人无法以和陆地上的人相同的方式“呼吸新鲜空气”。我们感知和体验到的一切都会在脑中加工和过滤,如果大脑认定一切极其可怕,那么我们的整个生活都会受到影响。在抑郁症患者看来,他们的自我价值可能很低,前景黯淡,以至于发自内心地相信如果他们不在世上了,家人、朋友或粉丝会过得更好,自杀实际上是种慷慨之举。这是多么令人伤感的结论啊,然而“理性”思考的人理解不了。

  5. 很难说清楚抑郁患者究竟怎么想,以及为什么会那么想。就拿自杀来说,我们也许听到过“这下解脱了”的说法。然而痛苦到足以否决数百万年生存本能,这绝不是用“轻松解脱”就可以描述的。或许从逻辑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想法完全没有意义,但要求饱受精神疾病之苦的人理性思考,无异于非要摔断了腿的人正常走路。

  6. 压力从多方面影响人脑和身体,所以持续不断的压力造成的影响十分显著,使人紧张、易怒、思路混乱、身体疲惫无力等。我们常常把这种情况描述为“神经快要崩断了”。

  7. 大多数人在感觉一切尽在掌握时会产生安全感,并且与我们实际有多少控制力无关。

  8. 应激源减少行动选项。当你对某件事束手无策时,那它就充满了压力。

  9. 应激源还会造成疲劳。无论是因为睡过头而发足狂奔赶火车,还是忙于一项快要截止的重大任务,处理一个应激源(及其实际后果)都需要我们付出能量和精力,消耗人的储备,造成更大的压力。

    不可预测性也会带来很大压力

  10. 大脑为阻止创伤再度发生的机制恰恰造成了二次创伤。

    生动的闪回造成的连续压力往往使人麻木,或是与他人、与情感体验,甚至与现实生活脱离。这也被看作一种大脑防御机制。生活压力太大了?行,屏蔽它,进入“待机”状态。短期虽然有效,可长远来说不是好办法,它会多方面损害认知和行为机能。这种情况最为人熟知的一种后果就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11. 食物之类激活奖赏通路的事物大多“间接”发挥作用,它们在体内引起的某些反应使大脑将其识别为一种好东西,继而批准奖赏感觉。而毒品的优势,也是其危险之处正在于,它可以“直接”激活奖赏通路。就像一个银行职员不需要提供账号、身份证号等烦琐的手续就可以过手几袋现金,毒品略去了“给身体一些积极效果以便大脑识别”的冗长门槛。怎么会这样呢?

  12. 自由意志或许是人类大脑最引以为傲的成就之一,可一旦步入歧途,就会越走越远。

坏消息还没完呢。毒品对大脑造成的改变,以及所有相关的变化,在停止吸毒之后也不会完全恢复,而只是“暂停”。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但是持久存在,而且一旦再次尝试毒品,无论已经戒除多久,相应的症状都会再次出现。也就解释了复吸为什么那么容易,并成为普遍问题。
  1. 顺便澄清一点,精神分裂不是人格分裂,这里的“分裂”更多是指个人与现实之间的分裂。
精神病患者往往感觉到实际不存在的触碰,或是闻到、尝到实际并不存在的味道,其中最常见的是听幻觉,即“幻听”,听到实际不存在的说话声。
  1. 正是这些相互关联的脑区之间的神经活动,使我们能够区分头脑中的世界与外部的世界。如果大脑受到什么影响,改变了脑区之间的联系,幻觉就产生了。次级感觉皮层活动增强意味着内部活动产生的信号增强,对我们的影响加大。感觉皮层与前额叶皮层、运动前区等脑区的联系减弱,这会让大脑难以识别内部产生的信息。这些脑区可能还负责监控内外检测系统,以确保真正的感觉信息得到处理,因此,一旦各区之间的连接受损,内部产生的信息就更容易被“感知”为实际的感觉信息。
综合起来就造成了幻觉。

后记

这就是大脑。挺了不起的吧?但是,也确实有点儿傻。

本文作者: Uyouii
文章链接: https://uyouii.cool/posts/bf700a70/
版权声明: 本博客文章除特别声明外, 均采用署名4.0国际(CC BY 4.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


是我把你蠢哭了吗
https://uyouii.cool/posts/bf700a70/
作者
Uyouii
发布于
2022年4月21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