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家们都干了什么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3年8月4日 凌晨

——[作者] 林欣浩

上篇 理性的崛起

第一章 苏格拉底好讨厌

  1. 首先,中文“陪审团”是一个误导人的翻译,英文原词没有“陪”的意思,原意大约是“临时裁决委员会”。

    在被告人是否有罪这个问题上,陪审团是负责裁决的主角。法官才是陪衬,只能做做解释法律、引导庭审、剔除非法证据、维持法庭秩序之类的“服务”工作。

    让我们难以理解的是,美国陪审团的成员都是普通老百姓。法庭对他们的学历水平、法律知识几乎没有任何要求。一个小学学历、没学过法律的人,也有权决定嫌疑人是不是有罪。

    所以在美国,一个亿万富翁该不该破产,他的命运可能就掌握在一个不爱读书、不爱思考,只喜欢喝喝啤酒、看看脱衣舞的蓝领工人身上。咱们这里肯定会有不少人觉得,这不是乱弹琴嘛!

    但在美国人看来,这种制度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在原则上,能尽量让每个案件的裁断都符合大众的道德观。这能避免法律人士凭着专业优势玩弄法律条文,避免法官由于个人好恶左右案情,也能用来对抗失去民心的恶法。虽然陪审团的民意也可能被律师引导,但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这至少比法官一个人说了算好多了。

  2. 而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哲学讨厌分子在干什么呢?他们在破坏这一切!

他们坚持说宗教的答案都不可信,可又认为自己无知,不肯拿出答案。这等于把劳动人民从宗教的温柔乡中一把拖到了冰冷无情的现实里,任由老百姓失去精神依靠,在旷野中哭天号地,他们还撒手不管了!

第二章 拯救哲学的少年国王

  1. 罗马的宽容政策,间接导致了后来的欧洲再也没能形成像中国那样统一的大国,而是永远分成了多个民族国家。

对于欧洲的历史选择,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这些我们不讨论。

我只知道对于知识来说,宽容永远代表着光明。

第三章 当哲学遇上宗教

  1. 历史上有一个规律,在斗争中,哲学总站在弱者的一方。

    这是因为哲学讲思辨,讲道理,而只有弱者才会去讲理。强者不需要讲理。

第四章 哲学与基督教分道扬镳

  1. 有句俗话叫“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其实还可以说一句话:“必须用暴力解决的问题都是解决不了的问题。”当强者对弱者使用暴力的时候,正说明强者没有别的招数可用了,也就说明他离失败不远了。政权屠杀革命者,说明政权快要灭亡。革命者反过来屠杀群众,说明革命即将失败。

    当罗马军队屠杀基督徒的时候,说明基督教的势力已经大到可以撼动帝国统治的地步了。

第六章 哲学重新被启用

  1. 公元476年,中国南北朝的时候,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任皇帝被赶下台。这件事标志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从此以后,欧洲再没有被统一过。一系列封建国家在欧洲崛起。这些国家也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英国、法国、德国等欧洲民族国家的前身。

第七章 教会的权利有多大?

  1. 这个结果,其实从暴徒们冲进亚历山大图书馆毁掉书卷的一刻就已经决定了。历史忠实地履行着诗人海涅的那句名言:

    在他们开始烧书的地方,他们最终会烧人。

第八章 哲学再次惨遭抛弃

  1. 马丁·路德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作为神学院学生及拥有神学博士学位的人,他的工作是思考。思考就必须怀疑。一般的学者怀疑经院哲学家提出的论题也就算了,路德偏偏要去怀疑罗马教皇的权威。

  2. 很多基督徒都舍得在教堂上花钱。教堂就拼了命往好里盖,以至于一个教堂盖上几十年都是常有的事。随便举几个著名教堂的修建时间。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重建):历经120年建成;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历经182年建成;比萨大教堂:历经287年建成;科隆大教堂:历经632年建成。

  3. 换句话说,垄断了对权威的解释权,就等于垄断了一切。

    教会本以为自己稳操胜券,但是万万没想到,先是造纸术从中国传了进来,之后又出现了一个叫古登堡的人,他改进了活字印刷术,使书籍的制作成本直线下降。

    很快,普通老百姓也能买得起书了,教会再也拦不住普通人阅读《圣经》。马丁·路德攻击罗马的檄文因此可以在大众中快速传播,而不是像有些人那样只在广场上匆匆作几次口头演讲就被扔到火刑架上。

    也正因为有了印刷术,欧洲人才有了众多崭新的思想,有了哲学的复兴,有了科学的崛起,有了现代文明的一切:思想自由、理性、怀疑精神、科学、光明的未来。

  4. 不过,罗马也不想轻易使用武力。主要原因是路德的声望和欧洲贵族对路德的保护,次要原因是路德说得在理,罗马也有点儿理亏,承认路德的部分批评是对的。所以只能打笔仗。

    然而,罗马神父们用的是惯常的拉丁文和学术文章讨伐路德,只有知识分子才能看懂。而路德用的是德文,以及通俗易懂并穿插幽默段子的口语文字。路德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畅销书作家。他的文章一写完,不仅立刻在日耳曼人聚居的各处传播,而且还马上被翻译成各国文字,畅销全欧洲。

    所以也可以说,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战争。真正的弱者是教会。

    路德的影响被越骂越大,再加上各国王室早就想摆脱罗马教皇的统治和盘剥,宗教革命终于遍及整个欧洲,千百万神父和知识分子卷入其中。几十年后,支持路德和罗马的两派欧洲贵族还打了一场惨烈的宗教战争。

    双方打了个势均力敌。从此,欧洲基督教分成了两大派:罗马一方被称为天主教;路德一方被称为新教。另外,东边的罗马帝国在此之前还搞了一个东正教。

    天主教、新教、东正教,这就是今天基督教最主要的三大教派。新教的诞生全仰仗路德的努力。

  5. 在宗教改革之前,只有一个罗马教廷负责审判哲学家。

    在宗教改革之后,变成了两个教廷比赛审判。有时为了对付异端,这两个原本水火不容的敌对阵营竟然能联合起来,天主教的神父被邀请坐到了日内瓦的法官席上。

    当年路德反抗的是独裁,用的武器是哲学。然而,在用哲学打败了天主教以后,新教用新霸权代替了天主教的旧霸权。

    实际上在近代科学家、哲学家被迫害的例子里,加尔文所干的远比天主教更有名。这再次证明了,哲学和宗教的联合是行不通的。宗教只会把哲学当作获权的工具,一旦取得胜利,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哲学扔到一边。

    哲学要成功,必须靠自己。

第九章 想做痛苦的苏格拉底,还是快乐的猪?

  1. 我们为什么要学哲学?前言已经回答过这个问题了:我们学哲学是想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观。

    但问题是,我们享受科学的成就并不需要学习物理知识。科学家造好了各种高科技产品(比如手机),得出了各种实用的结论(比如“饭前要洗手”),我们只要拿来直接用、直接遵守就是了。就算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笨蛋,也不妨碍他成为科技成果的受益者。

    其实,哲学和科学一样,也有现成的产品呀!

    那就是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人生观。当邻居大妈默念“人的命天注定”的时候,她信奉的是宿命论和决定论;当朋友在酒桌上劝你“赚钱有什么用,钱再多,早晚也是一个死”的时候,他讲的是虚无主义;当人生感悟型的散文告诫你“当下最重要,活出你自己”的时候,它其实就是萨特的代言人。

  2. 我的意思是说,就像我们享受科学成就最好的办法是买个新手机而不是去学《电子电路》一样,如果我们的目的是找一个对自己有好处的人生观,那我们没必要学习哲学,只需要从各种世俗的人生观中选一个就好了。

    假如明白了这一点,你还是不满意各种世俗的人生观,执意要翻开哲学书亲自研究一番的话,那么就只有一个原因了:

    你不信那些现成的答案。

    你怀疑它们。

    祝贺你,你被苏格拉底附体了。

    为什么苏格拉底宁愿死,也要怀疑?为什么我们放着现成的快乐不享受,非要亲自学哲学?

    因为我们是人,不是动物。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要思考。

    而怀疑是思考的起点,也是思考成果的检验者。怀疑的最大作用在于能避免独断论,这样才能引导我们寻找正确的答案,免得我们轻信一切未经证实的结论。

第十章 笛卡尔的疑问

  1. 怀疑不难,难的是不仅能怀疑旧的知识,还能建立新的知识。也就是下面这个问题,才是最难的:在我们怀疑了一切,任何事情都不相信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相信什么?

    笛卡尔找到了答案:他想,不管我再怎么怀疑,“我怀疑”这件事是确定的,它肯定存在吧?那么,只要有了怀疑的念头,就说明“我”肯定是存在的——“我”要是不存在就不会有这些念头了。

    这就是名言“我思故我在”的意思。

第十一章 ”形而上学“ 不是个贬义词

  1. 这么一来呢,这个“物理学之后”的称呼,就变得非常贴切:形而上学研究的,就是那些抽象的、不同于物理世界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学问。

    “形而上学”的中文译名也很棒。

    中文典出《易经》:“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2.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在哲学里又称作“本体论”。

    “哪些知识真实可信”的问题,在哲学里又称作“认识论”。

第十二章 我的心灵与我的身体无关

  1. 我的心灵和我的身体不是同一个东西。

    这种观点又叫作“二元论”。我的心灵一个元,我的身体一个元,一共两个元。

  2. 其中一个反对二元论的学派,就是我们熟悉的唯物主义。它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我们的精神世界不过是大脑细胞活动的结果。换句话说,这世上不存在独立的心灵,所谓的“心灵”,是物质(脑细胞)产生的副产品。这种观点就叫作“物质一元论”。当然,相应的也有唯心主义的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外面的世界不过是我自己心灵的产物罢了。

  3. 二元论对于我们的人生有什么切实的帮助。

    首先,二元论很容易被我们接受。虽然后面的哲学家们对此有所反驳,但是从我们自己的感觉来说,把自己的心灵想象成一个事物,把自己的身体,乃至于整个外部世界都想象成另一个事物,这很容易做到。

    而且,二元论有个比较庸俗的用法,可以帮助我们躲避痛苦。按照二元论的观点,我们的精神世界是独立的,那么外部世界对我们的影响仅仅在于感官体验。其余的精神体验都属于我们自己的心理活动。

    比如有人打了我一下。这个事件对我只有两个影响:肉体上的疼痛是感官体验,随之而来的屈辱是心理活动。

    这就是说,我们遇到的所有痛苦都可以分成两类:感官上的和精神上的。

    感官上的痛苦并不难忍受。因为感官体验是相对的,快乐得到得越多,人对快乐就越不敏感,就越难以忍受痛苦。反之亦然。这就好比富翁吃鱼翅不会觉得多快乐,但是饿汉吃一口饱饭就能感到无上幸福。所以只要不是即将死亡,忍受感官上的痛苦总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回报。

    并且,当我们把自己的心灵想象成独立于外部世界的时候,感官上的痛苦就会被归为一些非常简单的精神刺激:疼痛、饥渴之类。当你集中精神专门应对它们的时候,就容易感到麻木且更能忍受。

    相对于感官的,是精神上的痛苦。在客观世界里,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再厉害的人都无法保证自己永不受苦。而在精神世界里,只要意志坚定,我们自己就是王。最不济了,还可以选择当阿Q,通过幻想也可以保证在精神世界里不受伤害。

  4. 当我们把人生痛苦分成感官体验和精神体验这两类以后,就会发现,还有什么痛苦是不可忍受的?想象一个除了死亡之外你最害怕的东西——被囚禁?被鞭笞?被凌辱?

  5. 而在二元论的观念下,世界被一分为二:外界和内心。痛苦虽然来自外界,但真正承受痛苦的是我们的内心。因此,我们虽然仍旧需要尽力去改变外物,但在客观世界这一元里的得失其实不重要,关键是固守自己的内心这一元,固守住我们获得体验的最后一关。而在内心世界里,我们自己能完全做主,这就让人产生了很大的安全感。

  6. 唯我论虽然很难让我们完全接受,却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世界观。

    首先,和二元论一样,唯我论很难被彻底反驳。我们永远都可以质疑自己生活的世界是一片幻觉,或者只是一个梦。当你思考“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时候,唯我论永远立在一旁幽幽地望着你,挥之不去。

  7. 假如我们带着唯我论的观念生活,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对于我来说,外界的一切事物,不都是等我感受到的时候才会出现吗?如果把世上的一切都想象成只为我一个人安排出来的,也可以说得通啊。没准儿只有我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主角,其他人只是木偶、演员或者是幻象。

第十三章 寒冬夜行人斯宾诺莎的救赎

  1. 顺便一说,这种人和万物一体的观点在中国哲学里很常见。中国很多学派都追求“天人合一”。比如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北宋儒学家张载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一体的,所以我们侍奉父母,友爱他人,就相当于爱整个宇宙了。
  2. 佛教也有类似的观点。大乘佛教认为我们感官所见到的万物之间的区别,都是一种虚假的幻象。世间万物的本质是一样的,都叫“空”。这也可以近似地理解成万物之间没有区别,是一体的。

第十四章 科学派VS数学派

  1. 对于科学家们来说,数学是通向真理的桥梁,但不是真理本身。

    这意味着,数学派的哲学家们创造的不过是能用来衡量世界、随便可以用其他系统来代替的尺子,他们却把这些尺子当作了世界的真相。

第十六章 遭遇最强对手牛顿

  1. 牛顿,旷世天才,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神学家、炼金术士、小心眼儿、世界末日预测者。

第十七章 万物皆物理?

  1. 机械论,也就是机械唯物主义,它对我们普通人最大的优点是,很容易被接受。

    人活着就要和物质打交道,这是最基本的事。你想想,假如有一个为了一日三餐要忍受肉体痛苦搬砖挖墙的工人,他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用劳动技巧来减少肉体的痛苦,想办法多挣一口饭以满足口腹之欲。对于这种时刻同肉体感受斗争的人来说,你和他讲什么唯心主义,那自然会被当成不知人间烟火的无聊空谈。

    而且机械论还有日益强大的科学奇迹作后盾。只要人稍微了解一下现代医学,就很容易接受“意识乃是神经活动的结果”这一机械论最关键的结论。可以说,我们周围的大部分人,对生活的看法多少都带一些唯物的观点。

第十八章 你相信宿命吗?

  1. 机械论虽然可以条理清晰地解释这个世界,但是按照机械论的说法,人类不过是这个世界中可有可无的一件事物而已,和桌子板凳、花鸟鱼虫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的意识不过是一系列物质作用的结果,随时可以消失,毫无永存的希望,更谈不上还有什么人生意义。就像世间的其他事物一样,存在就存在了,消失就消失了。这很容易推导出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

    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这个:

    决定论。

    决定论的意思很简单,既然世间万物都可以用物理规律来解释,那么每一个事件之间必然要遵循严格的因果关系。如果人的意识是完全由物质决定的,那肯定也得服从严格的物理定律。那么,整个世界该如何发展,该走向何处,都是由自然定律决定好了的。就像人们根据力学可以预测星辰位置一样,人们也可以根据自然规律来预测未来所有的事件。

  2. 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一旦我们接受了最严格的决定论,那就意味着人类没有了自由意志。因为我们的意识是由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决定的,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又是由物理定律决定的,所以,我们头脑中的每一个念头,在前一秒钟已经被决定好了。如果我们这么一环一环地回溯回去,那么我们一生中的一切所思所想、我这本书中的每一个字、您看这本书时在头脑中迸发出的每一个念头,其实都是在几万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的那一瞬间就被决定好了的。且不说这想法很诡异,关键是,那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啊?

    既然一切都是决定好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努力奋斗,为什么还要劳动?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如果人类只是被操控的木偶,活着听从因果律摆布,死后化为虚无,那还有什么人生意义呢?

    这还算次要的,更要紧的是,人之所以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因为人有自由。这点我们在讲奥古斯丁的时候已经说过了。那么,假如人的全部意识都是事先被决定好的,人就没有自由,那不就没有道德可言了吗?人就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呀。

  3. 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常会安慰自己说“这是命”。比如俗语说“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没有用”,用来安慰人是很管用的。

第十九章 干掉因果律——休谟

  1. 休谟的回答是,不知道就不知道,没关系。我们能得到的经验就是眼前的生活,在有明确的证据证明面前的生活都是幻觉之前,我们就照着自己平时的经验正常生活下去就可以了。我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去无限地怀疑世界。反正想也想不出结果来,就别想了吧!

  2. 罗素有一个比喻,说假设农场里有一只鸡,每次一看到农场主来,就被喂食物,那么这只鸡就会以为农场主和给它喂食之间有因果联系。但结果有一天,农场主带来的不是鸡食而是一把猎枪,农场主把鸡杀了。换句话说,鸡通过观察发现,农场主和喂食这两件事总在一起发生,便以为其中有因果关系。但实际上,耗费它毕生时间得到的观察结果,仍旧不能证明这两件事之间有必然联系或者因果关系。

  3. 还可以这么说,我们之所以相信有因果律,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将要经历的事情和之前经历过的事情是一样的,我们经历过的事情肯定会不断地重复。但显然这是错误的,且不说我们的经验可能只是片面的(就像农场里的鸡),何况世界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休谟的质疑不是抬杠。类似的误区在生活中常会遇到。

    统计学上有一句经典的话,“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

  4. 休谟的意思是,我们在经验中发现的仅仅是相关性,永远无法发现因果性。

  5. 这不就成了循环论证了吗?

    实际上,连归纳法本身都值得怀疑:归纳法为什么能成立呢?是因为人们相信世界上有一些规律,不仅在过去有效,在未来仍旧有效。有了这个信念,我们才去归纳。可是,我们怎么知道“有一些规律,不仅在过去有效,在未来仍旧有效”呢?

第二十章 哲学遇到麻烦了

  1. 休谟把一切都毁了。

    首先科学的基础岌岌可危。

    科学研究的前提是,世间万物必须存在着某种普遍规律。我们必须相信,砸到牛顿的那个苹果,和千万年中掉到地上的无数苹果之间的运动规律是相同的,这才能去研究力学。

  2. 然后,休谟把哲学也给毁了。

    理性主义已经被驳斥成独断论了,还剩一个经验主义。可经验主义吃饭的家伙是归纳法,这回也被休谟给整没了。

  3. 休谟有一句名言——你怎么知道明天的太阳会照样升起?

  4. 休谟说没因果律,科学非说有。那科学坚持因果律的结果是什么?前面说了,是决定论!那人就成了傀儡,没有自由意志了呀。

    好家伙,在因果律问题的两端,一边是没有因果律,那科学就完蛋了;一边是有因果律,但就会没有了自由和道德。你说你相信哪个?两个都不好受。

第二十一章 教会的衰落

  1. 教会规定,凡是印刷、出版、阅读《禁书目录》上所列书籍的人,一经发现都会受到严厉的惩处。我们之前提过的很多哲学家,比如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休谟,还有后面的康德、帕斯卡,他们的著作都上过这本《禁书目录》。

但是《禁书目录》也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反效果。这里就显示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优势了。放到乾隆那儿,这本《禁书目录》只需要给各级官员当作内部刊物就可以了。而天主教会对欧洲的统治是间接的,它必须把《禁书目录》公开,让欧洲人民根据自己的宗教信仰自觉遵守。

因此,在荷兰、波兰、德意志那些教会不太管得到的乡村和城镇里,隐藏着大批印刷商和出版商。他们在罗马安插眼线,一旦最新的《禁书目录》出版,这些商人立即夜以继日地印出最新的禁书。就像我们今天的“少儿不宜”反而成了宣传卖点一样,《禁书目录》也让很多人起了好奇心。在天主教会管不到的地方,这些禁书的传播速度反而很快。

第二十二章 宅男拯救哲学

  1. 接下来是属于德国的时代。康德终于来了。

    包括康德,以及后面的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叔本华、尼采、马克思、胡塞尔、海德格尔,还有对哲学影响颇大的爱因斯坦、海森堡。这个超豪华阵容全部都是德意志人。他们中有不少是犹太人。后来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结果让一堆超级智囊脱离德国国籍到英美去作贡献了。

  2. 我们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里一个句子可以带上很长很长的从句。德语和英语同属于日耳曼语系,在句子长度上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想一想,这本《纯粹理性批判》里有的句子长到写满一页还没有写完。一整页的文字你在那儿读读读,读了五分钟还没遇见句号,那是什么感觉。

  3. 用白话说就是,康德认为,这世界(物自体)是人类永远无法真正认识的,人类只能看到被扭曲了的世界(表象)。但是由于每个人对真实世界的扭曲方式(先天认识形式)都是相同的,所以人类看到的同一个东西的感受还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察觉不到真实的事物是否被扭曲了。所以这个世界观并不和我们的生活经验相悖。

  4. 当然,这也意味着作为物自体的自我意识,是没法被我们察觉和把握的。也就是说,科学是永远无法研究人的自由意志的。

  5. 在讲决定论的时候,我们说过,我们无法证明自己是否拥有自由意志。这是一个悖论:你怎么能证明我们此时对自由意志的证明,不是受到因果律的控制的呢?

    这个悖论是没法反驳的。

    而康德的世界观说,自由意志属于物自体。康德又说,我们无法了解物自体,所以我们无法用理性来讨论自由意志的问题。正好说明了为什么存在这个悖论。

  6. 歌德将康德的理论生动地解释为:“如果我不是从一开始就心里装着这个世界,即使睁着眼睛,我也看不见。”

  7. 为了证明世界上存在着不可认识的物自体,康德还提出了四组“二律背反”命题。

    所谓“二律背反”,就是一些关于“空间是不是有限”之类的形而上学问题。康德一一讨论这些问题,发现这些问题无论是证明为真还是为假,都是成立的。换句话说,要靠理性去研究这些命题,得出的都会是自我矛盾的答案。

  8. 康德构造的哲学世界看上去很复杂、很抽象,但其实非常聪明。

    康德之前的哲学危机,是休谟对因果律,乃至对人类理性能力的怀疑。

    康德的解决方法是,他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完全不可知,另一个部分则可以用理性把握。不可知的那部分因为永远不可知,所以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只要我们在可把握的世界里生活,理性就又恢复了威力。

    这样,既没有破坏休谟的理论(想破坏也没那能力),又让人类重新信任理性,重新踏实了。

  9. 康德的学说并不是和我们完全无关的玄学,而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假如我们接受康德的世界观,我们就同意,这世上总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无法认识的。我们只要安于在能认识的世界里生活就对了。

    这可以用来应对一些没有确凿根据的阴谋论。我们的生活中永远不会缺少阴谋论。比如有人说,我们都生活在《黑客帝国》般的虚拟世界里;比如有人预测某年某月某日是世界末日;等等。有的人会觉得,不能证明这些阴谋论为假,就活得不踏实。

    但关键是,很多阴谋论是无法证伪的。我们永远也不能证明我们没生活在虚拟世界里;也没法证明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全都是假象;也没法证明,下一秒钟世界不会被我们从未认识到的某种力量毁灭。按照康德的世界观,这些阴谋论正是处于我们永远无法认识的世界里。那么我们该怎么办?——管它作甚!

  10.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我们虽然很聪明,我们虽然有数学家也有计算机,但是我们永远无法从感性上认识四维空间。这就是我们认识的局限,只要我们是人,无论我们用任何办法,都超越不了。四维空间里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东西,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我们只能知道的是四维物体投影在三维空间里的“表象”。

    这不就是康德的世界观吗?

第二十三章 哲学能囊括一切吗

  1. 可是黑格尔说,这并不是世界的真相。

    他认为,世界不是容不得矛盾,而是恰恰相反,到处都是矛盾,矛盾就是世界的本质。

    因为我们在学校都受过辩证唯物主义的训练,所以这个观点很好接受。我再粗陋地解释一下。

    为何说矛盾可以存在?因为矛盾双方是互相依存的,“漂亮”和“丑”虽然是矛盾的,可是没有“丑”就没有“漂亮”,两者谁也离不开谁。

    为何说矛盾无处不在?因为凡是找到一个概念(漂亮),我们都可以找到和它相反的概念(见到“漂亮”,就可以联想到“丑”)。假如这世上没有丑的概念,那也就无所谓漂亮不漂亮了。

下篇 理性的陨落

第二章 悲观主义不悲观

  1. 接下来,叔本华就推理出他的悲观主义了。

    在叔本华看来,我们人类只是“生命意志”实现目的的工具。就像人类不会在乎工具是不是快乐一样,“生命意志”也不会在乎我们人类是不是快乐。它让我们产生欲望的目的不是让我们高兴,而是让我们动起来别停。

    所以,人不会因为满足欲望而停下脚步。满足不了欲望,人会痛苦。满足了欲望,人又会产生新的、更高的欲望,还是会痛苦。

  2. 如果人满足了全部的欲望,而且没产生新的欲望,人会幸福吗?不会,人会感到空虚和无聊,这也是痛苦。

    所以快乐只是暂时的,痛苦才是永恒的。用叔本华的话说,人生就好像在痛苦和无聊之间不停摆动的钟摆。这种情景就像王尔德说的,“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了”。

  3. 叔本华认为,如果我们真的能进入这种状态,那么我们就能和生命意志合二为一,进入长久的平静和安详。

    这种观点,和我们熟悉的东方宗教很像。叔本华描述的这种状态,很像是得道高僧顿悟的样子。实际上,叔本华的哲学观点深受印度宗教的影响。“人生皆苦”“摒弃欲望”“追求无我”都和印度宗教的观点类似。据说他的书桌上经常摆放的是一尊康德像和一尊佛像。

  4. 叔本华用“生命意志”来解释人类的欲望,但在今天看来,用激素来解释要更加准确一些——比如,靠吃药甚至直接切掉某块神经,就可以让人进入“无欲无求”的状态。这说明即便有“生命意志”,我们也可以用物理的手段轻松控制它。

  5. 人发财了,整天酒池肉林,追求物质享乐并不是个长久的选择。不管多好的享乐,玩儿一阵子就会觉得没劲了,感到空虚无聊。

    有一些有钱人想不明白满足欲望是条不归路,还在不断追求更强烈的刺激,满足更大的欲望。可是享乐的标准不断水涨船高,每一次获得相同快乐所需要的金钱越来越多,最后总有一天会捉襟见肘,把自己玩儿穷。同时,人的精神和肉体所能承受的刺激也是有限的。不断追求更高的刺激,最终只能挑战死亡——赌钱、飙车、冒险、吸毒。但是欲望还是不会停止,再往前走,就只有自我毁灭一条路了。

    另一种有钱人,当他们玩儿一玩儿后,发现纵欲也不过如此,他们就不再追求物欲,而是改成追求艺术。这是古往今来很多有钱人的选择。

  6. 其实,悲观主义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安慰。

    悲观主义让我们把整个世界都看成是一个很差的地方。那么,我们就不必对这世界期待太多。当这世界损害我们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感到不公,或者觉得失望。同时,我们对这世界的期待小了,我们自己的生活压力也就小了。因为人生再怎么折腾也是悲观的,那我们何必一定要奋斗?

    比如,如果相信叔本华的理论,你会觉得,即使挣再多的钱、获取再高的社会地位,得到的仍旧是不能满足的欲望和空虚,不比混吃等死好到哪儿去,反而还会因为追名逐利而放纵了自己的欲望,让自己更加痛苦。这么一想,也就没有什么生活压力了。

    悲观主义的另一个好处是,它能让你意识到世界上的其他人和你一样注定痛苦,无论那人多么有钱多么风光也是一样。那么相比之下,自己的痛苦也就会好受一点儿。嫉妒和憎恨是一般人难以摆脱的痛苦之源,当你意识到你所嫉妒或者憎恨的人也注定摆脱不了悲观世界的时候,心里也会好受一些了。

第三章 尼采疯了

  1. 叔本华,一般人以为他是一个悲天悯人的慈祥老头——不!生活中他暴躁刻薄。

    尼采,一般人以为他是一个放荡不羁的狂人——不!生活中他是一个温和的智者。

  2. 富于激情的尼采基本上度过的是悲剧的一生。他一生不被人理解,著作无人问津。他最重要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印完之后,别说卖了,送也只送出去七本。在他写作生涯的最后三年,他前后花了500个银币出版自己的著作,没拿到半分稿费。

第四章 “上帝死了”

  1. 在尼采看来,之前哲学家们声称找到的答案,都是骗人的。既没有上帝,也没有哲学真理,这世界也不存在什么意义,整个世界都是虚无的。

    但是虚无也不可怕。

    虽然世界是虚无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面对虚无的态度。

    尼采认为,面对虚无就好像面对一头怪兽一样,我们有两种面对虚无的态度。

  2. 弱者的态度,是在怪兽面前了、跪了、彻底放弃了。要么陷入绝望之中自暴自弃,要么随便接受一个别人替你设计好的、虚假的人生意义,自欺欺人地过一辈子——放到今天,就是那些“朋友圈都在炫富,所以我的目标是买买买,不能让人比下去”的人,那些“看了一篇爆款文章或者一部感人电影或者一句朋友圈里的金句,于是泪流满面地说‘我就应该这么活’”的人,就是“我的长辈/老师/偶像/历史上的英雄为我指明了人生方向,从此我就一条路走到黑”的人——如果这些关于人生的答案没有经过认真的质疑和思考,只觉得胸口一热就认为自己找到正确答案了,那在尼采看来,都是错误的选择。

  3. 尼采认为,正确的选择是面对虚无这头怪兽,你不能颓,你得站起来,去战斗、去征服。去当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哲学家,牺牲自我、拯救他人、改变人类的命运。虚无咋了?我用双手创造出意义,不就不虚无了吗?

  4. 尼采认为,每个人内心都有“权力意志”,但是外在的表现不一样。弱者表现为追求自由、解放,就好比一个奴隶对奴隶主愤愤不平地说:“凭什么这样对我!”而真正的强者呢,就像刚才说的,表现为征服和创造。这种人往往是历史上有名的伟人、英雄和艺术家。

    因为有了“权力意志”,所以我们面对虚无就得战,不能躺。

  5. 尼采把道德分成了两种。

    第一种道德是属于弱者的道德,尼采叫它奴隶道德(又叫“畜群道德”)。表面的内容是同情、仁慈、谦卑、平等。其实本质上,是弱者为了掩盖自己对强者的恐惧、嫉妒和自私,借助奴隶道德去限制强者。

    有很多道德都是禁止型的命令,如“不许占有别人的财产”“不许欺骗”。这些禁令不是在保护强者——强者不会让自己的财产被别人占有——保护的是那些不能保护自己的弱者。

    弱者对强者感到恐惧,因此奴隶道德强调“仁慈”“谦卑”,把强者和特立独行的人看作危险人物,要求社会限制他们的能力。

    弱者又因为自私,因此强调“同情”“分享”,要求强者给弱者分一杯羹。

    我们现在都讲“人人平等”,尼采却反对平等。他认为平等主义者的本质是嫉妒成性,看到别人有什么,他们就也想有什么。

    实际上我们细想,这个所谓的“奴隶道德”,不就是我们人类社会的传统道德吗?所以尼采说:“迄今为止用来使人变得道德的一切手段都是不道德的。”

  6. 第二种道德是强者的道德,尼采叫它“贵族道德”(又叫“主人道德”)。这种道德鼓励人们积极进取、特立独行、崇尚强大、鄙视软弱、追求创新、拒绝平庸。它代表了生命积极的一面。

    奴隶道德和贵族道德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奴隶道德总是在禁止——不许人们做这做那;贵族道德则是在鼓励。

    尼采并不完全反对奴隶道德,他反对的是把奴隶道德普遍化,把奴隶道德强加在强者的身上,他认为这会限制人类的发展。

  7. 那有人说了,尼采的道德观不是会造成弱肉强食吗?不是会造成强者欺凌弱者吗?尼采的回答是,人的本性就是残忍的。

  8. 总之,尼采和叔本华一样,认为这世界是悲观的,人生是痛苦的,但他们的解决方法不一样。尼采认为,叔本华主张的禁欲啊,欣赏艺术啊,都是胆小者的逃避,一个强者应该选择迎难而上:

    人生虚无,那我就用我的双手创造意义;人生注定是苦,那我就迎接痛苦,因为痛苦是我变成强者的必经之路。

  9. 尼采的观点也顺应了历史的发展。

    尼采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方自由经济崛起的时代。我们知道,自由经济强调的是竞争,强调胜者为王,只有这种价值观才能充分发挥自由经济的优势。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大价值观是“成功至上”。我们在外国的电影、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价值理念:商场上、政界里,都是大鱼吃小鱼,能够不惜一切代价打败弱者的人,就是胜者,就能被社会承认、尊敬。换句话说,社会认为这样的人是“好”的。而失败的人呢,只能被人鄙视,所以美国的电影里“loser”这个词可以用来骂人。换句话说,弱者是“坏”的。

    这种鄙视弱小、仰慕强者的价值观,就和尼采的观点类似。

    当然,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是多元的,除了崇拜成功外,也有推崇人性、亲情的,对拜金主义的反思,这样的文艺作品也不少。但是,推崇成功是现代社会和过去的基督教社会最大的区别之一,是西方社会价值观最大的变革之一。在这个背景下看,尼采自然会赢得西方社会的广泛接受,甚至可以算是一个预言家。

第七章 你真的了解进化论吗?

  1. 达尔文之牛,和欧几里得一样,不仅因为他设计了一个超强的理论,还因为他的理论在后世几百年中不断被人们攻击、讨论。结果越讨论,证明它正确的证据就越多。

  2. 进化论的关键内容有这么几条。

    第一,生物的基因信息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第二,在遗传的时候,基因会发生不可控制的随机变异。

    第三,整个生物种群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因为食物有限、天敌捕食,每一代诞生的新生物中的大部分都会死掉。又因为生物内部的生殖竞争(比如雄性抢夺雌性),每一代又有很多生物无法生出后代,繁衍自己的基因。

    第四,生物后天的变化在大部分情况下不能改变基因。

  3. 进化论把这神秘性给打破了。进化论就像牛顿力学那样,把多姿多彩的生命世界解释得极为简洁。

    只要这个世界上偶然出现了一种大型分子,这种分子能把周围的分子聚集成和它一样的结构——说白了,就是能复制自己。那这种大型分子就是生命的最初形式。因为现实世界存在“复杂性”,反复聚集的过程一定会产生误差。所以,只要这种分子在历史长河中没有灭绝,那么假以时日,就会创造出无数多姿多彩的生物,甚至是智慧和文明。

    在这个过程里,没有任何外力的干涉,没有任何智慧的设计,一切都是顺其自然地产生。而且完全符合我们观测到的大千世界。

第八章 科学倒打一耙

  1. 在黎曼去世50年后,爱因斯坦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爱因斯坦证明,牛顿对世界的描述不够准确,相对论才描述了世界的真实样子。

    然而,爱因斯坦有物理理论却找不到数学工具来表达它。为此爱因斯坦苦苦思索了三年也没有结果,直到他的一位数学家朋友从旧纸堆中发现了黎曼的著作,并惊喜地发现,这理论能完美地表达相对论。

    从此,学术界才意识到,非欧几何学不是疯人的臆想,反倒能揭示世界的真相。

  2. 我们顺便说一下,相对论的发现也正好证明了休谟怀疑论的正确。休谟说,无论我们过去看到多少重复发生的事件,我们也不能断言这事件在未来一定会再次发生。无论太阳升起过多少次,也不能肯定明天太阳一定会再次升起。当时很多人都觉得他是抬杠。

  3. 然而物理学家们在研究量子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物理学家观测一个电子,越是精确地确定其位置,就越无法确定它的动量;越想更精确地测定它的动量,就越测量不到它的位置。这并不是因为科学家的观测技术不行,而是由严格的理论决定的。这个规律叫作“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或者“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也就是说,你大可以想象每一个电子在某个瞬间有固定的位置和动量,但这对于人类是没有意义的。人类永远无法知道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也永远无法精确预测电子的运动,只能大略猜测它的运动趋势。

  4. 类似的怪事,还有电子的“波粒二象性”。从传统意义上说,电子不可能既是波又是粒子。然而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电子既能显示波的特性,又能显示粒子的特性,关键看科学家们用什么方法去检测它。用一种方式观测就是波,用另一种方式观测就成了粒子了。

  5. 经过无数次讨论,今天的科学家们普遍接受了海森堡等人的结论。人们相信,在对量子的认识上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限制,人类永远无法准确地认识量子。霍金因此说:“上帝不但掷骰子,还把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去。”意思是说这世界不仅存在随机性,而且人类无法更准确地了解它。

    这意味着,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能力又受到了进一步的限制,而且只要量子力学不被推翻,这限制就永远无法超越。

  6. 量子力学还有一个问题,它和广义相对论是矛盾的。用广义相对论去研究宏观宇宙,用量子力学去解释微观世界,都没什么问题,但是这两个理论却无法相容。这里面显然有问题,但是科学家们无论是从量子力学还是广义相对论中,都还没有找到突破口。

第九章 罗素的幸福

  1. 罗素大概是在普通人里声望最高的哲学家了。但就像叔本华和尼采在大众中的声望一样,罗素并不是因为他的哲学成就而出名的,而是他一系列非哲学的、亲民的著作和社会活动所致。

    虽然身居剑桥的象牙塔中,罗素一生却撰写了大量诸如《幸福之路》之类适合大众口味的通俗书籍,甚至他的《西方哲学史》在讲哲学的过程中都穿插着玩笑。他的名言是:“三种单纯又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话更是广为流传。

第十章 高富富富富富帅——维特根斯坦

  1. 一个是,毛姆小说《刀锋》主角的原型就是维特根斯坦,两者在经历上有很多呼应的地方。

第十三章 如何看穿伪科学?

  1. 波普尔看出了其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检验科学理论的重要标准:可证伪性。

    什么是科学理论,什么不是科学理论?其中关键的标准,是看这个理论有没有可以被证伪的可能。

    具体来说:科学理论必须能提出一个可供证伪的事实,假如这个事实一经验证,便承认该理论是错的。

    如果暂时没有人能证明它是错的,那它暂时就是真的。

  2. 我们说过,在休谟看来归纳法不可靠。

    证伪主义的回答是,没错,用归纳法总结出的科学理论是不可靠的,我们的应对办法是:在它被证明不可靠之前,凑合着用。

    证伪主义有点儿像是科学理论上的进化论。

  3. 证伪主义非常好用。

    在现实生活里,这个标准可以很方便地把巫术、迷信和科学区分开。

    算命、巫术为了吸引人,不得不做出预言,但是他们拒绝把这些预言说得很清楚,而是用尽量模糊的话预测,如“你过几天要倒霉”“你过几天要遇到贵人”。问题是,“过几天”是几天呢?什么样的事算是“倒霉”呢?因为他们没有明确下定义,当事人在未来的任何遭遇都可以用这个预言来解释,所以这些预言是不可证伪的。换句话说,这些预言没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有些预言家提出了精确的预言,但是在遇到和他们预言不符的事实时,他们不会承认自己错了,而是用自己的理论进一步诡辩。如预言某人该遇到坏事,结果没遇到,就解释说“是因为有贵人帮助你啊”。预言该遇到好事,结果没遇到,就解释说“你心不诚”。这些解释听上去很有道理,但正是这些解释使得他们的预言变得无法证伪,他们的预言也就不可信了。

  4. 同样,决定论也是不可证伪的。

    要注意,不可证伪的命题并不一定是错误的命题,而是属于无法用经验检验的命题。假如你说,我这个人就不相信客观经验,就相信主观臆断,那你是可以相信不可证伪的命题。假如你坚持“未经检验的道理不值得相信”,坚持苏格拉底的怀疑论,那么不可证伪的命题就等同于“没有意义的问题”。讨论这些问题不可能得出什么有用的结果,把它们扔到一边不去相信,是最好的办法。

  5. 在证伪主义看来,历史主义的另一个问题是,整个人类历史发展所涉及的因素太多,我们无法设计实验,让历史大事件重复发生。因此,哪怕是对已经发生过的历史,很多解释也是无法证伪的。

    比如有人说:“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假如没有法国人民的力量,拿破仑就不可能成功。”有人说:“历史是由伟人创造的,没有拿破仑,就不会有法兰西帝国。”这两个命题其实都是不可证伪的。因为历史不可重复检验,谁也不能让时光倒流,把拿破仑用飞碟抓走,再重新检验一遍历史。也不可能现在做一个实验,模拟拿破仑时代的所有经济、文化、政治细节,来检验这两个理论。因此,这两种观点可以永远吵下去,各自举出无数的间接论据,却无法说服对方。所以在历史研究中,我们常说“历史不能假设”,诸如“假如没有××,历史会怎样”的讨论,往往没有结果。

    所以在波普尔看来,历史主义大谈的“人类历史的规律”,其实是不可证伪的。

  6. 形而上学走不通,也就是说,理性不可能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终极真理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等问题。如果硬要回答,答案一定是独断的,或者在推理上有错误。

  7. 原因只有一个:终极问题没有答案,最聪明的人类追求到最后,不约而同地发现这是一条绝路。

  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波普尔终于得到了英国的公民权,进了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任教。不久,他去剑桥访问,与罗素和维特根斯坦谈了自己的哲学观点。

    然后,他就和维特根斯坦打起来了……

    这是哲学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事件。

    波普尔访问剑桥那天,来到罗素他们平时聚会的一个房间(这个房间牛顿还住过),向剑桥的哲学家们宣读自己的论文。当时有罗素和维特根斯坦在场。

    结果波普尔和维特根斯坦在哲学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维特根斯坦越说越激动,突然拿起烧壁炉用的拨火棍向波普尔比画。这大概只是维特根斯坦内心激动的下意识表现,但要别人看上去,却像是个非常挑衅的动作。

    波普尔当时生气地说:“不要拿拨火棍威胁来访学者。”

    一旁的罗素觉得这实在不像话,出言阻止维特根斯坦,这让维特根斯坦觉得非常委屈,故事的结果是维特根斯坦怒气冲冲摔门而去。

    这是哲学史上少有的戏剧性事件,也成了当时学术界最大的八卦之一。波普尔说,在事情过后很短的时间内,他就收到了新西兰来的信。信里问他是不是跟维特根斯坦用拨火棍打起来了。要知道,新西兰距离英国足足有半个地球远啊,看来任何时代的人都热衷于传八卦,而且越传越邪乎。

    波普尔后来有一个学生,就是金融大鳄索罗斯。索罗斯后来设立了一个开放社会基金,就和波普尔的“开放社会”的主张有关。

    而写作《通往奴役之路》的经济学家哈耶克,也是索罗斯的老师。

    然后哈耶克和维特根斯坦还是远房亲戚,哈耶克也在剑桥任过教。

    哈耶克说,有一次他和维特根斯坦谈话,维特根斯坦突然拿着一根拨火棍“恶狠狠地冲过来”,在屋里走来走去,吓得哈耶克想找个地方躲起来。

    所以这事说起来就是,世界级富翁的儿子维特根斯坦用拨火棍单挑过两位世界级学者,这两位世界级的学者又教出来一位世界级的大富翁。

第十四章 科学不为真理,只为实用?

  1. 这就好像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那种从来不懂得从根本上反省的人。他受了穷,就骂老板吝啬给他钱太少、商人太坏囤积居奇。要是怨不上老板商人,他就骂是政府太坏,要么是“社会的错”。要是赶上他还爱国怨不了国家,那还可以骂“一代不如一代了”“现在年轻人全都堕落了”。要是这些都骂不上,他还可以仰天大骂是老天不公,是命运不济。总之他遇到的所有坏事,都可以从别人身上找出无数理由,从而“严格地论证”出,他自己是不会出错的。
  2. 然而当我们接受了“科学并非揭示真理,仅仅是实用工具”的概念以后就发现,我们没必要非要先证明有因果律,然后再去研究科学。我们只要当作有因果律就可以了。因果律就是我们的一个假设,错就错了,那又如何?

第十五章 为什么要相信科学?

  1. 虽然我们不能把科学当作衡量一切理论的标准,但是仍旧有标准可以用。

    我认为有两个原则必须坚持。

    一是经验主义原则。换句话说,理论好用不好用,必须眼见为实,拿出大家都承认的证据来。

    二是实用主义原则。理论还得有实用价值,不实用的理论再诱人也没有意义。

  2. 那就是关于医学的争论。

    首先纠正一个称呼。我们今天俗称的“西医”,严格地说要叫“现代医学”,指的是建立在科学结论的基础上,使用科学方法研究的医学。而字面意义上的“西医”,是对西方的民族医学的称呼,指的是过去西方人用的草药啊放血啊之类的疗法,已经被现代医学淘汰了。

    我们今天俗称的“中医”,其实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中正规的中医学院、中医医院里使用的“中医”,已经学习了大量现代科学的思想,重视实验、重视统计,不排斥那些已经被广泛检验的科学成果(比如X光机)。这样的中医,在研究方法上和科学没有矛盾,也可以看成是“现代医学”。

    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真正的中医”不能使用科学的方法,不能使用科学的结论,古代的典籍比现代的科技更正确,甚至认为正规的西医治疗是错的。这种主张,我们姑且称之为“民间医学”。

  3. 教会当年用了成千上万个宗教裁判所、遍地而起的火刑架都没能统一观点,科学家们只靠着几本学术期刊就搞定了。这不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吗?

第十六章 寻找人生答案

  1. 我们想想,我们什么时候才会追问人生意义?

    也许是夜深人静的时候,突然想到人的一生短如朝露,对必然到来的死亡和虚无产生深深的恐惧,又不知道该如何排解。

    或者是体验了一次纵欲之后,觉得人生就算再有钱再成功,欲望满足后得到的也是痛苦和空虚,不禁对人生充满了悲观。

    或者是觉得自己正过着庸俗无聊的生活,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想要摆脱庸常,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或者正陷于生活的泥潭中,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苦役,永远看不到解脱的可能。希望能给自己经受的这些苦难找到一个价值依托,让自己吃的苦变得有意义。

    总结起来,我们大半是在空虚、焦虑、恐惧、悲观、绝望的时候,才更需要追问“人生的意义”,来驱散这些负面的情绪。

    按照实用主义的观点,只要我们能找到一个人生意义,一经相信它,就可以消灭上述负面情绪,那这就是我们的人生意义了。

  2. 人天性趋乐避苦,人类发展奋斗千万年,你以为全体人类在干吗呢,不就是在干这一件事吗?不就是在通过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原则,尽一切手段来驱散各种负面情绪,追求充实和快乐的生活吗?

  3. 显然,更靠谱的结论是:老百姓平时应对上述精神困境的办法,就是这些问题的最优解。

    我们都不需要有文化的人出手,随便拽过一个大妈,就把前面那几个问题都搞定了。

    你问大妈:“我怕死,怎么办?”大妈说:“怕啥啊!愁也是一天,乐也是一天,为啥不乐啊?”——她回答了,“追求快乐”就是人生意义,关注眼下的快乐,就可以不怕死亡。

    你问她:“我觉得满足欲望也没什么意思,怎么办?”大妈说:“人活着得有个爱好啊。你瞧我,天气一好就到广场上跳舞,身体好,还交了不少好朋友,多快乐!”——她回答了,“拥有爱好,锻炼身体,和朋友相伴”就是人生意义,这样做能避免孤独、沮丧和纵欲的空虚,拥有持久的幸福。

    你问她:“我不想过庸常的一生,怎么办?”大妈说:“我听不懂啊,啥叫庸常?平安是福,知足常乐。健健康康、没病没灾的,这日子不挺好吗?”——她回答了,“平常生活来之不易,因此平凡的生活并不平凡”,认识到这一点,就是人生意义。

    你问她:“人生要受那么多苦难,有什么意义?”大妈回答:“啥意义?我不懂啥意义,苦这东西,轮到你吃的时候你就得吃。反正吃苦总有个头儿呗。”——她回答了,“等到苦尽甘来的一刻”就是吃苦的意义。

  4. 而且实际上,我们都不需要张口问,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找到了实用主义的人生答案。

    这是因为,今天我们在休闲时接触到的绝大多数精神产品,都来自自由市场。而在自由市场,尤其是在快消行业里,“用户的购买冲动”要比用户的长期体验更重要。

    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厂商要用户在决定花钱购买的那一瞬间,大脑做出“只要我现在购买,我就能获得好处”的判断。哪个产品能让用户产生这个判断的概率最高,产生的购买冲动最强,哪个产品就更容易占领市场。

  5. 换句话说,在很多市场里,最好卖的产品是“在消费者做出决定那一瞬间最能打动消费者”的产品,而不是“真正提供价值”的产品,更不是“消费者决定购买后好久还能从中受益但是消费者意识不到”的产品。

  6. 其实还是情绪。

    回想自己过去的经历,在我们的一生里,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并没有思考哲学问题、思考人生意义,因为那样太累了。我们一生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沉浸在各种各样的情绪起伏中,靠情绪的浪涛淹没我们对人生的困惑。我们随手可得无穷无尽的音乐、视频和金句,从一秒钟的情绪刺激到上百个小时的连续剧,要什么形式有什么形式。在情绪的潮水中,我们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已经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得到了最好的回答。

    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生而为人,就应该享受情绪的起伏。要是每时每刻都沉浸在绝对冷静的思考中,那人生得多遗憾啊!

    但是,我们甘心吗?

    我们甘心自己的人生困惑被大妈的回答,被情绪的起伏替代吗?

    如果我们的回答是“不”,那么用实用主义给出的哲学答案,我们也不能接受。

    ——可是那咋办啊?我们就想要答案,哲学还给不了我们答案。这就好比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题,这道题明明是“无解”,还要求我们必须解出来,这不是太荒诞了嘛!

    对喽,人生就是荒诞的。

第十七章 人生荒诞、无意义吗?

  1. 如果我们觉得整个人生都毫无意义呢?那就会觉得任何事情都做不下去,甚至提不起劲儿去活。

    可是哲学家们说了,人生就是没有意义啊!

    在没有意义的情况下,人们还得假装有意义地活下去,所以存在主义者认为,这个世界是荒谬的。

  2. 假如真的能一辈子都坚信某种人生意义,从来不迷茫困惑,那么的确不会产生这种荒谬感。

    但是,因为这些意义并非来自绝对真理,而是社会后天创造出来的,所以它们并非坚不可摧。说白了,其实很多人坚信的某个人生意义,仅仅是因为他从小生活的环境里,每个人都是这么跟他说的,他听多了没怀疑过,所以就信了。在一个价值观多元的世界里,这种没有真理做基础的“意义”,很容易被现实摧毁。到了那个时候,人就会感到荒诞。

    就好比有人为了亲人活了一辈子,结果发现亲人辜负了自己;有人为了出人头地努力奋斗,结果发现自己根本不可能成功;有人为了享乐活着,结果在享乐满足的一瞬间感到了极大的空虚。这些时刻,人们原有的意义崩溃,有些人会及时给自己找到新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开导自己”),如果没能及时找到,就会觉得这个世界荒谬、人的本质荒谬。

  3. 故事,是大部分人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现在请你唤起你对一个熟人的印象,你在头脑里最先想到的是不是关于这个人的一些事件的片段?而不是理性的一二三四。这是人类进化的一种优势:用故事的方式记忆知识,对智力水平依赖程度低,知识不容易被遗忘,这在远古时代是最高效的,在现代也是最省力的方式。人生小感悟、心灵鸡汤这类用故事来说教的形式之所以最流行,就是这个缘故。

    而人类能理解的故事也有一定的固定模式。这个模式经过人类文明的千锤百炼之后,早就固定下来了。

    故事必须有开头,有冲突,有高潮,有结尾。

    任何一个能被大众接受的,听着比较“正常”的故事都得有这几个要素。

  4. 为什么世界各地的各种年龄、各种文化背景的人都愿意去看好莱坞电影,看完之后都会心满意足?

    原因之一是好莱坞电影的故事严格遵守开头、冲突、高潮、结尾的故事模式,这样的模式符合人类对故事的预期,这个预期是全人类共有的。

    我们对整个世界的了解,都建立在一个有头有尾、有高潮的故事的基础上。

  5. 问题是,无论人的存在还是毁灭,都是偶然的,根本不可能遵守好莱坞的故事结构。

真正的人生,故事忽然开始,忽然结束,不一定有矛盾冲突,也未必有高潮和结局。

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会感到世界是荒谬的。

对于普通人,最能让人感受到这一点的,是死亡到来的时刻。

现实中的死亡是突如其来的,并不是在人生故事完成了高潮,进入结尾的时候才来。可能从故事刚开始、故事讲到一半,或者故事马上就要进入高潮等的每一个时间点,死亡随时都有可能到来。

  1. 合上书,认真地想一下啊。

    您可能会觉得,这剩下的三个月肯定和平时的人生完全不一样了,有了质的变化。无论是尽情享受生活,还是哭哭啼啼地恐惧死亡,总之生活变了一个样。在生命最后的旅程里,自己的每一个行动似乎都增加了一层别样的意义。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那些面对死亡的人对人生多了一层思考(这是对的),因此超越了平凡的人生,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这是不一定的)。比如,实现自己童年的梦想,实现一个崇高的目标,追求多年不敢表白的真爱。总之,这几个月的生活,一定能让人生有所升华,达到人生故事的高潮,然后心满意足地(因为人生的故事终于有了高潮和结尾啊)去迎接死亡。

    我们之所以有以上幻觉,就是因为我们本能地以为,自己的人生一定要有一个高潮和结尾,本能让我们无法摆脱这个想象。

    但这不是世界的真相。

  2. 真实的生活是平淡的。在得知死讯以后,人会因为一时的激情暂时改变对生活的看法,但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决定了人不会长时间保持激情。时间稍微一长,生活又会变成普通的样子。琐碎无聊的生活依旧琐碎无聊。一开始亲朋还会付出多余的热情,但是随着时间延长,热情也会散去,疲惫和厌倦接踵而来。过去让人感到烦躁、无奈、绝望的琐事,会依旧让人烦躁、无奈和绝望。

  3. “荒谬”是存在主义指出的病症。那么,存在主义给出的药方是什么呢?面对没有意义、本质荒诞的世界,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永远存在的选项是随波逐流,比如选择一个宗教而不要抱有疑问,信就好了;或者选一个别人都相信的人生意义,跟着做就是了。绝大多数人就是这样生活的,他们一辈子虽然或多或少地直面过几次世界的荒诞,但是每次都通过逃避、自我安慰、“调整心态”把这件事躲过去,最后在自我安慰中走向死亡,过完一生。这样的人生也没什么不好。

    然而,这属于苏格拉底所说的“未经省察的人生”,属于克尔凯郭尔厌恶的从众群氓,属于尼采口中的弱者和奴隶,属于读了哲学就跟没读一样,思考哲学问题之前是啥样,思考之后还是啥样。

    所以,存在主义者们开辟出了另一条路。

    这条路是从萨特的名言“存在先于本质”开始的。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当我们用哲学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习惯性地问:这事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认为,只要找到了“本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个“本质”,指的就是隐藏在事物背后最根本的内核、规律,是事物最真实的部分。事物其他的属性,都是从这个“本质”里衍生出来的。对于人生的意义这类大问题来说,“本质”就是形而上学的答案。

  4. 萨特认为,我们人类就是这样。

在我们审视自己人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事先代入任何概念——什么“人是神灵最好的作品”啦,什么“人是‘生命意志’的奴隶,人生就是一出悲剧”啦,什么“人天生是社会动物,应该为社会做贡献”啦,等等——这些都先不要想。人什么都不是,“我”就是存在着。“我”先存在在这里,然后再讨论“我”是什么。

  1. 其实可以说,哲学到了这里,仿佛画了一个大圆,又回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我们又要从“我存在”开始了。

    那么,什么能体现“我存在”呢?

    “我”这个词,严格地说,指的是“自我意识”。前面说过,“自我意识”的前提,必须有“自由意志”——假设我的每个念头都被别人控制,那我们很难承认自己还拥有自我意识。

    于是这个问题就变成了:“什么能体现自由意志呢?”

    只有自由的选择才能体现。

    说白了,只有在自由选择的时候,我才能说“我有自我意识”,才能说“我是存在”的,才能说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块木头或者是被别人操纵的木偶。

    再换句话说,我不同于一根草、一块石头,也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就在于我的自由选择。遇到了一件事,我做出来的是“我”的选择,而不是你的选择——哪怕咱俩最终选择的结果一样,但是我的选择发自我的内心——所以“我”才不是你。

    所以萨特认为,人的本质在哪儿呢?就在人的每一次自由的选择里。

  2.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本质想象成一幅画。当我们刚来到这个世上的时候,这幅画只是一张白纸。等到我稍微大了一点儿,有了自我意识之后,我每次自主地做一次决定,就相当于在这幅画上添了一笔。这一笔一笔累积起来,展现出来的,就是我的本质,就是我的人生意义。

    这就意味着两点。

    第一,我的本质是不断变化的,我的每一个选择都在一点点地塑造我。如果你问:“你到底是什么?”我没法回答你,我就是我,一个正在前进的我。在心理学上,有一些人主张“寻找自我”,通过冥想、心理分析等办法,找到内心中的那个“真我”。在存在主义看来,这就是错的。根本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真我”等着我寻找,“真我”是在我自己手中不断创造的。

    第二,我是独一无二的。既然我是我一切选择的总和,那我的本质就不可能用一两个词语、一两个标签来概括。我是一幅动态的画,我不是一个静态的词。所以,人生意义也不能由别人来告诉我。因为用语言说出来的人生意义,都是用有限的几个词语来描绘。这几个词无论是什么,肯定都是片面的。

  3. 真正的自由不是听从大众的选择,这是克尔凯郭尔已经批判过的。

    真正的自由也不是不经思考随便一选——假如我们的每一个决定都是通过掷骰子决定的,我们不会认为自己拥有自由意志。

    真正的自由也不是听从自己的欲望——假如每一个决定都听从欲望,那我们就是最低等的动物了,那也不具备自由意志。

    真正的自由意志,是经过认真思考后的结果。思考的是什么呢?思考的是我能不能为我的选择负责。

  4. 连集中营的受难者都有选择,那我们在任何时候,自然都应该有选择的自由。

    这个结论不是在抬杠,而是给我们找到了生而为人的尊严。

    无论生活怎么摧残、禁锢我,总有一部分自由掌握在我自己的手中。我通过对这些自由的郑重选择,获得了我的自由意志,确认了我的存在,创造了我的本质。这是任何人都夺不走的。这是存在主义版本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哲学给我们的尊严。

  5. 换句话说,在存在主义看来,我们在这世界里无论做什么事情,无论是帮助他人、创造艺术、去做英雄、改变历史、做任何的丰功伟业,从根本上讲仍旧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仍旧和西西弗推石头一样,在虚无的世界里徒劳无功。这是每一个认真思考哲学的人都一度体验过的。

    但是,我们就没有选择吗?萨特说了,我们永远都有选择。在不得不推石头的宿命面前,在人生虚无的必然面前,我们还可以选择怎么面对这宿命和虚无。我们是垂头丧气,是放弃思考,是沉沦逃避……还是直面它?在知道不可逃避的情况下,我们没有背过脸去,而是享受着推石头的过程。我们认为:这个石头是我的,推石头这件事是我的,我在推石头的这件事里,创造了我自己的意义和本质。我意识到了这一点,我对抗了虚无,我是幸福的。

小结 人生的意义

  1. 还有一个类似的办法:逼迫自己直面死亡。

    我们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其实就是在给自己的人生找一个目标。就是在问:“我为什么活着?”

    这也就等于在问:“我为什么不立刻自杀?”

    加缪说过:“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

  2. 有些和死神擦肩而过的人说,经过这一场磨难,自己大彻大悟,对人生有更高层次的看法了。可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早晚会死,为什么非要到死到临头的时候才会大彻大悟呢?那就是因为绝大部分人平时从不愿意直面死亡,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可以永远逃避死亡。所以只有死到临头,才会开始反省人生。

    我们既然知道了这个道理,那就不妨早一点儿直面死亡,早一点儿把这件事想明白。

    怕死还意味着我们要珍惜生命。

本文作者: Uyouii
文章链接: https://uyouii.cool/posts/a1fa9fe6/
版权声明: 本博客文章除特别声明外, 均采用署名4.0国际(CC BY 4.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


哲学家们都干了什么
https://uyouii.cool/posts/a1fa9fe6/
作者
Uyouii
发布于
2023年8月4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