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驱动

本文最后更新于:2023年4月15日 晚上

——[作者] 周岭

  1. 享受努力奋斗的状态,却少有产出作品的意识

  2.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一开始都只能通过“转换”类技能来维持自己的生活,但若你的眼光足够长远,就应该尽早储备并打磨一项“复制”类技能,让自己逐渐摆脱生活的引力,获取人生自由。

  3.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基本规律之一。即使换作是你,结果也是一样的。只要你自己有独特的价值,且价值能够呈现出来、被他人强烈需要,别人就会关注你、支持你、给你反馈,进而与你产生密切的联系,愿意把自己的资源给你调用,最终你会发现之前你想要的一切都会自然来到你的身边。所以“利他就是利己”这句话真不是什么鸡汤,而是这个世界无比真实的运行规律,谁能早一天正视它,谁就能从中受益。

  4. 所以无论我们在什么行业、什么领域、什么岗位,想要胜出,就要在心中打下这样的烙印:愿意并舍得在学习新知上投入大量资源。

  5. 利他的正确姿势不是无端付出,而是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我们需要通过自身的能力或价值去影响他人、服务他人,而不是试图用某种条件去取悦或控制他人。

  6. 同样的话从你和牛人的嘴里说出来,效果就是不一样,这显然不取决于对或不对,而取决于说话的那个人是谁!

  7. 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应该正视自己的心理建设,正视自己的身份建设,把潜意识的心理改造放到桌面上。毕竟在现实生活中,就算你不告诉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内心也有一个默认的身份存在。

  8. 你的世界是你所关注事物的产物。”“我们的大脑是依据我们关注的事物来构建世界观的。”我们选择去关注哪些事物、忽略哪些事物,会对我们的生活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要保持乐观的原因,只有态度和信念改变了,事情才会朝好的方向转变。

  9. 人们往往认为语言是思维的产物,即我们心里想什么,嘴里才会说什么。但很少有人知道,我们嘴里说的,也会影响我们心里的想法。

  10. 态度—行为—结果”这个链条可以演变为“语言—态度—行为—结果”。

  11. 理性思维的局限正在于此——它只相信自己所见所闻的一切事情,对于已知之外的未知,它会主动怀疑并排斥。

  12. 《人生算法》的作者喻颖正说的“人生最好的模式是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

  13. 我们切不可全盘接受理性的摆布,即使我们生而混沌,要努力成为一个理性的人,但也要始终牢记获取理性不是最终目的,因为精彩的人生还需要浪漫、无畏和勇气。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告诉自己: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至少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要轻易对自己说不可能!

  14. 因为“负面偏好”会使我们更多地注意负面信息和事件,不自觉地忽略大多数正面、美好的事情。

  15. 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在默认情况下,永远都会以现在已经适应的水平为基准来判断现实是更好还是更坏。

  16. 一个智慧的人不会等到自己真正失去了才后悔当初没有珍惜,他们在拥有的时候就会主动平衡注意力,更多地关注自己已经拥有的快乐和幸福。

  17. 幸福的人各有各的幸福,而不幸的人都是相似的,因为他们都是“身在水中却看不到水的鱼”。要想变得更快乐,就要成为那条能看到水的鱼。

  18. 一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实现它并不容易;二是当一个人真正成熟时,他必然能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包容万物、逍遥自在。这大概就是一个成熟的思想家在历经人生沧桑后留给我们的朴实无华的忠告。

  19. 而在复杂世界里,事情的演变需要一个过程,结果往往会有延迟,当下的局面往往并不是最终的结果,所以成熟的人并不急于得到即时结果,不会让当下的不确定束缚自己,而是保持适当的沉默和耐心,继续专注于手头的事情,等待最佳时机的到来。

  20. 不用担心失去自我,因为你不必成为一个复杂的人。你只要能够觉知复杂、接受复杂、拥抱复杂,便能享受这个复杂世界中精彩的一面,从而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做一个简单的人。

  21. 太大的压力和没有压力都不是好事,适度的压力才是。

  22. 《刻意练习》的研究者指出,训练引起的认知和生理变化要想持续,就不能停止训练,一旦停止训练,它们便开始消失。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辛辛苦苦的训练培养的绘画、演奏、写作等技能一旦荒废,就会退化。因为大脑中相关脑区的神经不再受到刺激,神经关联就会减弱,原先建立的连接也可能慢慢断开。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能够长期逗留的舒适区,贪恋舒适区必然会走向退化。当我们长时间觉得生活没有压力和挑战时,危险可能已经潜伏在身边了。

  23. 适度的难受是成长提升的催化剂,真正的美好也在于努力之后的收获与成就,而非长久的无压。只要我们刻意建立这种心态,就能从这个策略中长久受益。

  24. 《最优学习的85%规则》这篇论文中计算得出:生活和学习的最优值是15.87%。即无论生活还是学习,其“甜蜜点”是每次加入15.87%的难度和意外。或者说,好的状态(熟悉的部分)约占85%,困难的状态(有挑战的部分)约占15%。

  25. 如果你也希望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那就应该多花时间去了解这件事。至少去读一读相关书籍,了解一下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而不是在新年的时候用10分钟写下一年读50本书这样的目标和计划。看不到具体好处和方法的目标非常单薄,它无法支撑你度过一年,甚至三个月。

  26. 看清机制还不足以定义认知驱动,毕竟这仅仅是智力层面的力量,成为长期主义者还需要第二种力量的加持——寻找意义。它可以激活情绪层面的力量,让情绪脑这台动力强劲的发动机为我们所用。

  27. 一个人的成就往往在他的眼界之内,一个人在现实世界中能走多远,其实在他心里早就标记好了。

  28. 因为潜意识由本能脑和情绪脑掌控,它的力量比意识的力量要强得多,所以我们的成长其实可分为显性的“能力成长”和隐性的“心理成长”,当心理成长滞后于能力成长时,会限制能力的突破。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变得更好,而潜意识没有接受的时候,我们就会搞砸计划,变成原来的自己。

  29. 我们的注意力天生受负面偏好的支配,会不自觉地忽略习以为常的好处,并盯住痛苦不放。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转换视角,把注意力主动放到收获上

  30. 人生最好的模式是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看清机制、寻找意义,就是让自己长期乐观;而短期内,我们需要在舒适区边缘持续拓展,这必然会令人悲观痛苦;但只要学会转换视角、换取反馈,我们就能时刻感受好处,让自己保持当下愉悦——这正是一个长期主义者最好的人生模式。

  31. 所以要想让大脑集中精力、火力全开,就得想办法结束这些无用的进程,而结束进程通常只有两个办法:一是在现实世界中完成它,让事情闭合;二是在虚拟世界中审视它,让进程结束。

  32. 逃避模糊和不确定性是人类的本能。但困难之时正是进步之机。如果此时有人敢直视模糊、敢于对不确定性做出脑力范围内最大程度的“假设”,那他就能更大概率地突出重围,获取更多人生优势。

  33. 现实似乎总在提醒我们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告诉我们能学的东西其实很少,能做的事情也很少,当现实一次又一次给我们相同的反馈时,我们就应该静下心来关注这个事实。因为这背后很可能就是我们人类急于求成的天性在作祟,所以一个清醒的人应该对现实结果保持坦诚,接纳每次进步微小的现实,接纳行动初期笨拙的现实。只有开始接纳现实,真正的进步才会到来。

  34. 假设是一切进步的开始,现实结果是最好的评判师。

  35. 所谓的耐心或好脾气很多时候就是适当降低期待,无论是对孩子还是爱人,都是如此。我们平时对孩子的责骂、对爱人的抱怨,归根结底都是在以自己过高的心理预期去衡量对方、要求对方,忽视了对方的能力和感受。有趣的是,对越亲密的人,我们的期待往往越高,要求也越苛刻,因为我们总是希望他们更好,容不得一点错误。但这种期待往往让我们变得不够幸福,经常会被一点小事弄得鸡飞狗跳,导致不必要的情绪消耗和波动。特别是在婚姻生活中,一方的期待越高,其幸福感就越低,因为他(她)总觉得对方应该对自己怎样怎样,如果对方不符合自己的预期,自己就会不开心。

  36. 世间获取幸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主动降低心理期待。

  37. 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观点,他说: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看你能不能在头脑中同时保留两种相反的想法,还能维持正常行事的能力。我认为检验一流心理的标准也是如此——看一个人能不能在心中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期待,还能正常行事。

  38. 虽然成年人的世界并不容易,但从一生这个尺度看,我们还有足够的时间允许自己慢慢改变。只要你愿意在一个有价值的领域持续经营,并对自己和他人降低期待,命运也一定会特别钟爱你

  39. 速度,也是能力的一部分。有时候它比理解更重要,甚至是后期竞争中唯一重要的因素。所以千万不要忽略学会之后的练习,并且要明确练习的标准,因为真正的对手不怕你会一万招,就怕你把一招练一万次。

  40. 快速和优秀之间似乎存在一种因果关系,但这种关系这样表述才更加准确:一个人不是因为学习好才动作快,而是因为动作快才学习好。归结起来,我们在心态上要“慢”,允许自己学得少、学得慢;在动作上要“快”,要求自己熟练、迅速。

  41.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这样的至理名言:“人类幸福的两个死敌就是痛苦和无聊。当我们成功远离其中一个死敌的时候,也就在同等程度上接近了另一个死敌,反之亦然。所以,我们的生活确实就是在这两者之间或强或弱地摇摆。”

  42. 按常理,人们普遍会选择自己擅长和熟悉的领域来开展B计划,毕竟相对熟悉的领域不仅容易上手,胜算也更大。但事实上,跨界,特别是遥远的跨界能带来更多的好处。第一个好处就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换脑”休息。所以我们最好也通过B计划打造另一个维度的能力,且这个能力与主业越不相关越好,相关、相近都要尽量避免。不管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当你的主业已经足够好的时候,另一个不相关的优势往往更容易让你脱颖而出,且他人很难超越,如此一来,你便能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

  43. 李笑来也在《财富自由之路》中详述了这个让人从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在某个技能(或者说“某个维度”)上死磕,确实是一个策略,但更好的策略是“多维度打造竞争力”。因为在单个维度上,比的是长度;在两个维度上,比的是面积;在三个维度上,比的是体积。所以每次跨界,都是给自己拓展一个新的维度,维度多了,竞争力自然就强了。

  44. 工作终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甚至某些不可控的外部因素都有可能将其夺走,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在本职工作之外培养一个甚至多个全新的技能,去创造一个或多个外界无法剥夺的价值和优势。

  45. 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的力量其实远超个人努力,只是很多人会天然地无视或忽略这一点,认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就自己,毕竟努力是看得见的,而环境因素却会因为自己身在其中而很难觉察。

  46. 人类大脑中有镜像神经元,它会让我们无意识地模仿身边的人和事,所以若是周围的人经常做某些事情,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学着做。

  47. 不难想象,如果我们成天生活在一个人们看电视、打麻将、游手好闲的环境里,会大概率地模仿出另一类言行和思维习惯。我们会不自觉地展现和身边人相似的言行,习惯接受高刺激和轻松浮浅的信息,静不下心阅读或思考。所以即使我们在学习上表现得很努力,也很难与他人一较高下,因为很多我们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别人眼里可能早已习以为常。

  48. 另外,比起环境的影响,直接告诫自己要努力其实很单薄。因为在一个特定环境中,我们的各个感官同时接收多维度信息——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到的、尝到的……这些信息量非常之大,只能交由强大的潜意识来处理,而潜意识会首先调动本能冲动和情绪欲望。

  49. 仅仅用嘴说“弹吉他会使人魅力非凡”这种道理并不能真正触动人,而真人实操则能让人听到、看到、触到,甚至闻到、尝到,从而让人在心里强烈地希望自己也能变成那样,这就是镜像神经元和潜意识的力量。所以无论劝别人还是劝自己,让自己成为榜样或让自己身处理想环境,都是更优的选择。当然,如果我们不希望自己变得更差,就一定要想办法远离那个不好的环境,因为我们很难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表现出高于所处环境的言行或追求,我们只会在当前环境中保持最舒适的状态

  50. 要特别关注我们目之所及和触手可及的东西,因为离我们越近的东西就越会被关注,而越被关注的东西就越容易被放大。如果你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就要学会通过环境的设置来影响潜意识,帮助我们减小阻力或增加动力。

  51. 语言也会影响我们的思维。如果我们习惯说“我不行”“我做不到”,就会给潜意识巨大的暗示,然后我们就会真的放弃。但只要我们在这些否定语句前加上“只是暂时”4个字——“我只是暂时不行”“我只是暂时做不到”,情况就会完全不同。这一点小小的变化,可以让我们从“固定型人格”转变为“成长型人格”,很神奇!

  52. 如果你始终持有改变的信念,愿意在不利的环境中蛰伏,积蓄力量,那么乌云中透过来的任何光都有可能成为你撕开它的机会。

  53. 想在小环境中占据主动权,首先考验的是觉察力。有了觉察,我们就会留意出现在自己眼前的任何信息,关注自己要去哪里、会见到什么人、看到什么事、听到什么话、产生什么想法和念头……这些所见所闻会影响我们的下一个选择,而下一个选择又会塑造下一个环境。这种连续的“选择接力”组成了每个人的人生,所以从一定程度而言,自我觉察直接影响我们的生命质量。

  54. 科学研究也发现,那些看起来有强大自控能力的人并非真的比常人更自律,而是因为他们会尽量避免置身于充满诱惑的环境中——这才是他们保持自律的真正“秘诀”。

  55. 脑神经研究专家拉亚·博伊德博士在TED演讲中说到的:“你和你的可塑型大脑不断地被周围的世界塑造,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遇到的每一件事,以及你所经历的一切,都在改变着你的大脑。这可能带来更好的结果,也可能造成更坏的结果。”所以我们要想办法主导自己的经历,以营造更好的环境来塑造自己。

  56. 电影《和平战士》里有一句经典台词说的就是这个理:知识和智慧不是一回事,智慧是去实践。

  57. 学习的秘密之一就在于同时调动多维度感官。

  58. 一个人活到一定岁数,必然能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真谛,因为纸上的知识是一维的,而躬行出来的认知则是多维的。所以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除了读书,更重要的还是运用实践、经世致用啊!

  59. 所以介入阅读更理想的时机,或许正是一个人既有一定的人生经历,又有一些人生困惑的时候,此时读书往往会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知识和阅历能相互融合,意识和潜意识的所有维度也能有效结合,可塑性最强。

  60. 总之,你想养成习惯,那就让习惯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你想培养技能,那就让技能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61. 如果你现在正处于想要改变但又不知道怎么开始的迷茫状态,那只需做一件事:培养一个对自己和他人都很有用的技能——这是成长改变的必经之路,也是保证生命精彩的重要基石

  62. 生活中的痛苦其实是我们宝贵的人生资源,它会鞭策我们去改变现状,并给我们指出努力的方向。从这个角度看,我们非但不应该去抱怨它,反而应该去观察它、放大它,甚至感谢它,因为一个缺少痛苦的人往往会碌碌无为

  63. 一个聪明的成长者一定会提前布局,借助已经拥有的无压环境,积极探索新的人生目标,从内心出发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在喜悦的激励下继续创造新的价值和成就。否则,我们很可能慢慢回到喜悦和痛苦的中间地带,然后再次陷入迷茫,直到重新跌入低谷、出现新的痛苦后才开始改变,周而复始。

  64. 一个人如果只在痛苦的时候才知道改变,那他的人生一定是被动和低效的,但如果我们知道人生有两种驱动力并有主动转换的意识,就可以占据更多主动权。

  65. 个体的成长也是一样的。要想做成一件事,我们首先得在想清楚意义上多花时间,而且在最初阶段,我们通常需要靠痛苦驱动,因为这时候我们什么也没有,特别在乎输赢胜负。在痛苦的逼迫下,我们努力奋斗,改变自己,但最终走得更远的,一定不是那些在痛苦消失之后就止步不前的人,走得远的人必然会主动转换动力源,在内在喜悦的加持下继续前行。

  66. 真正的人生目标往往不是一开始就能找到的,它通常需要我们经历一个试错的过程。可惜很多人由于缺乏试错意识,心里面总希望一步到位,不想走一点冤枉路,结果反而陷入困境:要么思维懒惰,抱着一个模糊的想法盲目坚持;要么不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怕浪费时间,以致在起点反复蹉跎。要想走出这种困境,我们就需要给自己提前建立试错意识和试错空间.

  67. 我们把目光放长远,就会发现人生其实还有很多机会,即使错过了现在,还有“好几辈子”可以重来,根本无须慌张。甚至你还会觉得现在很早,毕竟我们的年龄已经无法改变,而花7年时间去做成一件事,比碌碌无为地继续过上几十年更明智。所以千万不要在明明还很早的时候就产生战略误判,这真的会让自己错过理想的人生

  68. 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已经变得不一样了,它至少由消费、生产和创造三个层次组成。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你每天投入这三个层次的精力各占多少?

  69. 如果长时间处于消费层,包括在学习上一味地输入,都很容易导致上述状态,因为过消费层的生活不需要有目标。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会把生活过得极为混沌,甚至把消费变成浪费,让生命在百无聊赖中度过。而生产层的目标往往都是由外界牵引的,一旦外界的牵引消失,自己就会不知所措。

  70. 没有目标的“消费”和基于外在目标的“生产”都容易使人迷茫,唯有基于内在目标的“创造”才能使人主动追求生命的价值。

  71. 《见识》的作者吴军曾在书中提到:人类幸福感的本源只有两个:一个是基因的传承,另一个就是影响力。

  72. 只要注意以下三步,你也能拥有创造的力量。

    1. 一是一定要有输出意识。
    2. 二是一定要有价值意识。综合起来就是:一定要创造出独一无二且对自己和他人有长期价值的东西。
    3. 三是一定要获取反馈。让自己的原创作品具有长期价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一旦有了输出意识和价值意识,我们便可以启动“反馈迭代”策略了。
  73. 其法门不过就是“输出、价值和反馈”,即我们要想有影响力,就一定要有输出,因为有输出才能被别人看见;然后还要让输出有价值,因为价值足够大,才能被别人强烈需要;而在输出和价值双重标准的驱动下,我们就必然能获取反馈,并借助反馈持续迭代,最终创造出独一无二且对自己和他人有长期价值的原创作品。

  74. 因为一流的生活是觉知,是内修,它可以让我们自身变得更好;而顶级的生活是创造,是外修,它可以让别人过得更好。而生命的意义在于利他,因为只有从他人的正面反馈中,我们才能照见自己。

  75. 你的一生,至少要主动做成一件对他人很有用的事,无论多晚都可以

本文作者: Uyouii
文章链接: https://uyouii.cool/posts/d46ae928/
版权声明: 本博客文章除特别声明外, 均采用署名4.0国际(CC BY 4.0)国际许可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请注明出处


认知驱动
https://uyouii.cool/posts/d46ae928/
作者
Uyouii
发布于
2022年1月17日
许可协议